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年第一季度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04-06浏览:2680下载227次收藏


为认真贯彻落2015年全国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和农产品质量,为全市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确保农牧民用上放心农资,充分发挥农牧业综合执法职能,我支队组织各旗县市区开发区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现将第一季度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截止2015年3月末,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余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850家次,整顿市场56个次,查处案件86起,其中当场处罚62起、立案24起,案件正在处理中,确保了春季农牧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以规范春备耕生产期间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农资监管机制为前提,以强化农资市场检查、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为重点,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饲料、兽药等农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我市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支队于3月初组织启动了全市“打假护农保春耕百日行动”,结合日常监管,广泛开展了农资市场监管,此行动预计6月末结束。

  (二)结合农时,突出重点

  一季度是全市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充分发挥农牧业综合执法的“主力军”作用,结合“打假护农保春耕百日行动”,在春播时节,支队及时组织全市执法大队开展了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专项整治行动,种子检查重点以玉米种子为主的农作物杂交种是否存在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农药检查的重点查处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严查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及农药标签标注内容不规范等违法行为;肥料检查以叶面肥、复混肥为重点,严查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包装标识不规范及“以药充肥”等违法行为。

  目前,市支队的执法人员正在对农资经营户的经营档案建立健全情况进行检查,现已完成对种子大厅、河西瑞丰农资市场的110余家经销商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利用“执法通”软件做比照,对种子、农药、肥料经营资质进行了登记、检查;对种子的备案情况、经营的品种及标签情况全部进行登记;对种衣剂的进货情况进行严格的核查,对不合格的农资产品正在调查取证中。

  (三)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支队通过日常监管、“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普法宣传活动,行风热线、通辽日报等媒体方式向广大农牧民群众传授了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普及了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农牧民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向农资经营户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普法宣传,告知如何规范经营,做到预警关口前移,减少违法经营行为的发生,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出动宣传车辆58台次,出动宣传人员280余人次,印发相关宣传培训资料2.5万余份,设立咨询台20多处,接待群众咨询320余人次,为保障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2015年第一季度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