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与各位领导作一个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建设美丽乡村,理念比资金、比项目更重要。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不可或缺。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把公共资源的投入由城市为主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的村落改造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的农民改造为适应生产分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最终达到“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的目标。
反思从2003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包括郧西在内,全国很多地方不论旧房新房一律涂白、土房老房一律拆除,全部建成一模一样的欧式建筑,农民门前不准养鸡、养猪、堆柴,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农民生活习惯。大拆大建,破坏生态,湮灭文化,没有特色,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新农村建设变成了新城市建设,很多村庄成了缩小版的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成本非常高,仅就农村新社区建设来说,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公共设施维修等都需要资金作保障,很难做可持续发展。
想想今天,国家该给农村、给农民的政策都给得差不多了,为什么农民还有怨言、不满?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解决农村的民生上,花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大量资金,建了很多的项目,但是农民对我们还是有很多意见,有的地方建了项目甚至比没有建项目群众意见还大。就是因为在农村的建设、管理中,我们太多太多地替农民做主,工程招投标、老板施工,“老板干、群众看”,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基本沦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根本没有发挥出来。项目立项时,领导定项目、专家评项目,本来是为了群众谋福祉的项目,群众不知情,成了“无关者”;项目建设时,搞招投标,搞工程发包,老板施工,监督靠监理公司,群众既不投钱,也不投劳,更不监督,成了“旁观者”;项目建设出了质量问题,群众看得见,有意见,有怨气,有的群众最后还成了“上访者”。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我们少数乡村干部长期以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市场,在理念和创新上,还不如在外打工的年青人,在吃苦和奉献方面不如留在村里的农民。高中和大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回到村里,而农村唯一的知识群体就是村干部。而新农村建设涉及建筑、规划、美术、生态、社会学和农学等多学科知识,县、乡、村的基层干部很难都具备专业性,直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品位。
综上分析,有人总结,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困惑就是用建设城市的方法来建设农村,导致千村一面,建设和管理的成本非常高;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没有发动起来,没有参与其中,很多人成了旁人、成了闲人,成了懒人;最大的制约就是村干部的素质,想作为,又难有大作为,想干事,又往往力不从心。
最近,看画 家孙君的《给我三个春天》,其中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扶贫工作,对农民是财力的扶贫,对干部是观念的扶贫,有时候观念、理念比钱、比项目更重要。只有干部工作理念转变了,才会尊重乡村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把握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才有希望“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才有希望让每一个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只有群众认可了、认同了、接受了,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来,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就会平坦得多、顺利多。当“不靠路(建房)、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树”,“让垃圾不出村,让污水不入河”, “树上有鸟,河里有鱼,地里有虫”,“不当旁人,不当闲人,不当懒人,争取主人”这些口号深入人心时,当我们的兄弟姐妹不再外出奔波,能在家门口挣钱、增收、致富时,我们离建设美丽乡村的终极目标就不远了!
二、建设美丽乡村,为什么推崇“关帝庙”模式?
土门镇关帝庙村是上届全县村“两委”换届唯一一个没有选出村主任的村,社情民意曾经十分复杂,环境卫生脏乱差,干群关系如油水不沾。我们现在看到的关帝庙八组,曾经猪圈旱厕林立、土坯楼房夹杂,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蚊蝇萦绕、破烂不堪。2012年12月,县委政法委“三万”工作队进驻关帝庙后,通过走访摸排,从当地群众期盼多年的“吃水”问题入手,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解开了盘在当地群众心头多年的那个“结”,最终成功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投身到环境整治、家园建设、产业发展中来。
审视关帝庙短短一年多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老百姓其实是最朴实的,只要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就一定能够赢得老百姓的真心支持!财力有限,民力无限!我们推崇“关帝庙”模式,我个人认为其最大价值,就是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发动起来了。这次现场会放在马安召开,请马安镇、河夹镇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也是因为马安的石塔河村、河夹的杨家湾村学习“关帝庙”经验,取到了“真经”,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节省建设投入。关帝庙八组全组92户,共拆除旱厕106个、猪圈35个、违章建筑32处,共2万多平方米,人平拿出2厘地一共4.5亩建设了两个广场,
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本文2015-03-19 15:58:22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