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涉农资金监督经验交流材料
某县涉农专项资金监管经验交流材料
xx地处xx市东北部,全县辖14个乡镇86个村(社区),人口43万人,总面积1883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上级下达我县涉农专项资金70822.87万元,其中粮种、粮食、退耕还林及家电下乡等补贴资金6256.01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8862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115.77万元,社会事业发展资金31999.43万元,移民扶持与天然林保护资金589.66万元。县级财政安排涉农专项资金13651.91万元。为加强对资金及项目的监管,该县以完善措施办法、拓展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检查和严格责任追究为抓手,逐步实现了资金和项目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以监管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一是建立和完善了纵向对乡镇、横向对科局的行政监督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发展战略,该县积极整合监督力量,成立了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县财政局、审计局和县委、政府督查室参与的涉农资金监管和效能督查组,定期深入到乡镇、村组和群众中,对各乡镇民政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和涉及民生的项目和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了自上而下纵向监督。为加强对涉农部门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的监督管理,利用开展惩防体系建设之机,县纪委监察局建立和完善了《xx县工程建设招投标实施细则》、《xx县网上药品采购实施细则》、《xx县政府采购实施细则》、《xx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操作细则》、《xx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五项制度”,将20个县直机关纪检组长组建成5个“五项制度”监督检查组,对全县行政执法权力较为集中、涉农资金量较大的部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重点项目规范合法实施,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形成了对县直机关涉农专项资金的横向监督。二是加强了行政监督与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社会监督网络平台,拓宽了群众监督渠道。2010年,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县纪委与县电信部门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县的纪检监察监督网络。监督网络在县、乡两级纪委设监督服务平台,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农村(社区)选配网络监督员,由电信公司免费配置手机参与涉农专项资金社会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到位后,监督服务平台在5日内将涉农资金分配及项目情况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各监督员手机上,监督员通过明查暗访后,利用短信或内部录音电话方式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监督平台,强化社会监督,全县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监督网络。
(二)积极探索监管新方式,分类监管凸效果。一是对补助性资金实行经常性和突击性监督。对民政专项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补助项目的监管主要以经常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方式监
财政涉农资金监督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5-03-12 20:56: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738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