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01-25浏览:2654下载142次收藏

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首次公开全面阐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11月9日 人民网)。  

舆论认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提出经济新常态概念后,首次详述中国经济新常态。而且是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  

从习近平主席阐述的经济新常态三大特征看,给国际国内放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这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态度,是未来政策制定的基石和基础。  

从第一大特征看,中国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意味着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在决策层已达成共识。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在增速上不可能一直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那么,能够容忍的速度是多少呢?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极有可能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明年经济增速目标时,把其确定为7%的可能性较大。依笔者看,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下限应该在6%,只要是有效益、有质量、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6%已经不低了。一句话,必须适应和习惯经济增速回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区间运行这个新常态。  

第二大特点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可喜的是,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这两大特征充分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远远不够,经济结构调整仍需加力。中国不到50%的最终消费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逾80%的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