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县级市副市长述职述廉报告(两篇)
2014年县级市副市长述职述廉报告
---------------------------------------
xxx、男、现任xx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要负责三农发展、生态水系、扶贫开发、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爱国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工作及所属部门的安全稳定、廉政建设工作。分管市农委、人口计生委、畜牧局、旅游文物局、文物管理中心、供销社、粮食局、农技站。联系气象局、河务局等单位。
2014年即将接近尾声,一年来,我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根据职责分工,坚持廉洁从政,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带领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现将有关学习、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述学)
一年来,我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能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市委中心组学习,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执政意识,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执行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决定、决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措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党对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通过学习,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的认识,提高了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尽量挤时间阅读党报党刊,针对岗位要求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党建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政策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能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到乡镇、企业、农民家中了解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吸取基层经验,理清工作思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改革发展再扬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4》、《2014:形式与任务教育读本》等。我认真做好自学,积极学习本职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同时我坚持要学以致用,把中心组学习同研究解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进转型升级,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转化为深化改革的重点突破,转化为的执政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坚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及素质,坚持自主探究,深入学习,不断进步。
二、认真工作,努力履行岗位职责(述职)
(一)实施产业规划,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1.做好高产区创建,取得粮食稳产稳收。(1)粮食生产情况。以“百、千、万”示范方建设为载体推广集成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带动粮食生产。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3.7万亩,已完成4.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21%。我市今年建成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2个。建成玉米万亩示范方2个。示范方平均单产653公斤,比水浇地平均单产增产225.7公斤,增幅52.8%。(2)粮食收购情况。我市共完成全社会粮食收购量16700万公斤。完成粮油加工转化粮食消耗量51300万公斤。粮食市场监管到位,市场流通秩序良好,军粮供应工作运转正常,保障了驻荥部队和武警官兵的生活所需。
2.加快推进“一带五区”建设
(1)南水北调干渠苗木花卉产业带。规划总面积13万亩,保护区建设总体布局是“绿色产业、旅游精品、生态网络”。具体规划是“沿黄林果产业带、渠南苗木产业带、渠北花卉产业带”。精品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为“三园、六廊、多点”;生态网络建设布局为“生态防护体系、环境控制体系”。(2)绿色蔬菜产业示范区。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6万亩,重点打造王村镇3万亩。2013-2014年,投资6600万元实施了王村镇3万亩新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示范区现己入驻农业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种植蔬菜9000亩。(3)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区。规划区域7.6万亩,目前,己完成工程量80%。示范区现入驻渔业企业(含合作社)18家,水产养殖面达积3万亩。2014年引进黄河鳖原种亲本2600只、引进日本大青鰍、黄河泥鰍淡水鲈鱼、长丰鲢苗、黄颡鱼“全雄一号”等新品种 510万尾。(4)北部邙岭河阴石榴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5.3万亩,示范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详规通过评审。现正积极申报郑州市财政投资2000万元,进行园区道路、水电及文化标识等建设,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今年年底即可下达项目资金开工建设。(5)北部平原优质粮生产示范区。规划面积15万亩,位于广武镇、高村乡南部,重点繁育小麦良种。2014年新入驻种子繁育企业 2 家,示范区种子企业达到13家。2014年共培育新品种3个,引进新品种15个,展示新品种356个。建立小麦种子生产基地8万亩,收购良种4000万公斤。(6)南部杂粮杂果生产示范区。规划面积10万亩,现已发展核桃、甜柿、杏、谷子、红薯、绿豆等3.4万亩。初步形成了高山核桃、环翠峪甜柿、崔庙柿子、高山红薯和刘河小米生产基地。
3.加强引导扶持,做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
(1)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48万亩,小麦机械化播种45.9万亩,机播率98%,小麦机收面积45.4万亩,机收率97%,玉米机械化播种34.8万亩,机播率80%,玉米机收面积26.5万亩,机收率73%;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率91%,全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置率达到93%。(2)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组织4家农业生产单位申报郑州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对这4个基地的生产与管理严格参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要求进行指导监管。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达53家,己组织企业编制《郑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书》上报郑州市,10月下旬郑州市己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3)建设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2014年,我市以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天地人面粉实业有限公司为中心建设两个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组织企业每月上报《2014年农业产业化集群在建情况表》和《2014年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投产情况表》。9月份,又组织企业编制了《2014年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申报书》上报郑州市。10月下旬郑州市己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4)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完成1200户,占年度任务的120%;整村推进项目完成5个村,占年度任务的125%;科技产业化项目完成12项,占年度任务的100%;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完成1100人,占年度任务的110%。(5)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今年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26家;新建合作社联合社2家。(6)提升农田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升级改造农田灌溉机井工程。全市将完成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789眼,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185亩,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总投资8030万元建设广武镇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工程。目前,方案通过了实施方案专家复审,待郑州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后进行工程招标。(7)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组织编制《郑州黄河滨河公园——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规划》。在北部邙岭和南部山区各培育休闲观光精品路线1条。培育精品农家乐3家;举办农业节会,推介休闲观光景点;今年共举办大型农业节会活动4次;9-10月份农委与xx电视台联合举办玉林之源杯“双十佳”优秀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休闲观光农业园区10家和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
4.切实把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一要突出抓治脏,改善农村环境整体面貌。我市始终把治脏作为此项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各乡重点做好垃圾清运和污水治理工作,统一规划垃圾堆放点或设置垃圾收容器,大力推行垃圾定点投放、村上统一收集、乡镇统一运输、市里统一处理制度,及时清理农村沿路沿街堆放的废弃物及房前屋后的柴草堆、绿化带内的瓜皮垃圾等,做到道路畅通、院落整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千方百计提高已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2)突出抓修路,创造良好出行条件。我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结合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通过大规模的县道路网升级改造及“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继续全力推进农村公路“乡村通畅”工程建设,计划实施新改建的95个道路项目要有进展落实。同时,着重提升路网服务功能,按照科学设置、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市农村公路市、乡道路网进行初步规划调整,确保到2020年,在全市构筑安全便捷、舒适畅通的农村道路环境。(3)突出抓绿化,打造靓丽农村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是优化农村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组织发动农民群众,以路边、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规划合理的在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加快农村道路亮化力度。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刘河镇王河村是郑州市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刘河镇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尽早组织评审并开工建设。(4)突出抓环保,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农村“四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步伐,抓住正在实施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这一有利时机,确保“四改”工作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步进行。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到2015年,要解决列入建设规划的0.6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自来水问题,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有条件的乡镇,在街道亮化和道路建设时,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供电的路灯,实现节能环保。(5)进一步强化人居环境整治的落实力和执行力。明确责任主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各乡镇(街道)将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干部、到村、到组、到户,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整治工作保质保量推进。
(二)俯身服务三农,强农富农。
1.农资供应充足,配备及时。市农资公司和各基层经营网点围绕“春耕”、“三夏”、“三秋”农资供应节点,不失农时,采取勤进快销、预约销售、延时服务、送货下乡、送肥上门等便民服务措施,减少流通环节,全系统商品总购进完成101389万元,商品总销售完成102352万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3100万元,超5000万元项目1个。改造提升配送中心2个、乡镇(社区)超市10个。
2.科技服务三农,规范高效。
(1)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等农机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得到全面实施,示范带动面积达
2014年县级市副市长述职述廉报告(两篇)
本文2015-01-13 21:56:33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