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方案设计《彝族文化风情村》
设计意图:
1、《指南》指出:“ 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探索开发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工作,如何将孩子身边的事物转化为教育资源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正是基于一思想,应运而生的。
2、今年11月(下月初)是我县成立彝族自治县三十周年大庆,县里为了迎接周年庆的到来,将我县打造成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城市,街道上到处可见色彩亮丽的彝族文化装饰,彝族的姑娘,小伙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县里还开设了彝族工艺美术展览馆,整个县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我班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浓郁的彝族文化氛围非常的感兴趣,在自由交流的活动中,议论的全是这几天的见闻,还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彝族小朋友的衣服和我们的不一样?”、“为什么他们叫彝族阿姨是阿咪子”……见幼儿的兴趣如此浓厚,也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我便和幼儿一起通过社区、家长,从报刊上,从生活中以及上网收集了很多关于彝族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以及过去县庆时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开展了本次活动。
一、环境创设——彝族文化村
目标:
1、通过材料的收集,幼儿知道自己收集的东西,属于哪一类,物品的名称是什么?
2、能把自己收集的物品摆放在正确位置。
3、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过程。
活动过程:
1、在交流活动中,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收集的图片和物品,与小伙伴进行讨论交流。
2、幼儿拿出收集到的彝族的图片、服饰、工艺美术品和食物等,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并说出它属于哪一类。
3、师生共同布置彝族文化村的的各个展区。
1)教师先把风俗文化展区、服饰区、工艺美术区和饮食区的标志摆好。
2)请幼儿看看自己的物品属于哪一种展区,再自己动手摆放好,教师在一旁指导。
二、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彝族的风俗习惯,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能理解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彝族的人和他们的文化。
3、让幼儿了解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4、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加深幼儿对彝族的了解。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用自己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设计《彝族文化风情村》
本文2015-01-08 10:47:03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598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