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加强镇街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经验总结
固本强基 夯实基层
xx市全面加强镇街民政办规范化建设
-
镇街民政办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最直接的实践机构,建设高标准的镇街民政服务场所,培育高素质的镇街民政工作队伍,是强化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升民政整体工作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xx市转变观念,多方协调,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将镇街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细化目标、分解任务、靠实责任,确保镇街民政办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为基层搭建运转协调、保障有力、服务高效的民政工作平台,确保镇街民政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运转。
一是实现服务平台规范化。高度重视镇街民政服务场所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xx个镇街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镇街民政办建设,xx处镇街全部建起了集管理、服务、审批于一体,使用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民政服务大厅,在大厅里依据民政工作服务种类分门别类设立了为低保救助、福利服务、养老服务、优待抚恤等便民利民服务窗口,在每个工作窗口都设立了标志牌,工作人员统一持证上岗,集中办理民政事务和受理民政工作对象政策咨询等工作,实行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限,减少了群众办事环节,简化了群众办事程序,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实现了基层民政工作“大提速”,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称赞。
二是实现干部队伍规范化。镇街民政办工作人员的配备,按镇街人口总数和服务对象总数,按比例配置工作人员,原则上服务人口1万人、服务民政工作对象500人,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服务人口每增加1万人、服务民政工作对象每增加500人,应多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以此递加。据初步统计,全市16处镇街民政办共有工作人员121人。今年以来,依托村(社区)委会办公和服务场所,在全市891个行政村(社区)都设立了1处民生代办室,每个村(社区)都配备了1名民生代办员,民生代办员一般由村(社区)报帐员兼任,积极发挥民政政策宣传员、民政救助信息员、民生诉求服务员、社会救助审核员作用,按照“委托、受理、承办、回交”的基本程序实行全程代办,在代办过程发现的不合格救助对象,积极建议上级取消,对发现的符合救助条件而没进行救助的困难群众,积极建议上级纳入救助范围。目前,全市镇街、村居两级共有民政工作人员1012人,平均年龄38.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基层民政队伍,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得到切实加强。
三是实现设施设备规范化。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多方协调,全市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即市民政局支持一部分、财政补助一部分、镇街党委政府自筹一部分,按照“123456”的标准,积极推进设施设备规范化建设,即要配备1台传真机(办公电话)、每人1套办公桌椅、有1部摄像机或照相机、2台打印机、3台以上联网电脑,设立4个服务窗口使用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民政服务大厅,配备6个档案资料柜,通过为镇街民政办公室规范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有效改善了办公条件,目前,全市16处镇街民政办都基本达到了“五有”目标,即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设施,实现了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有地方干事、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办实事、办好事的运行格局。
四是实现业务培训规范化。建立了镇街民政工作月调度、季培训、半年回顾、全年总结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镇街民政工作调度会议,每季度开展一次镇街民政工作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半年召开一次镇街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全年召开一次镇街民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每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前,都集中召集镇街民政办工作人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镇街民政办主任参加各级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会议和活动,通过积极推进业务培训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共组织各类民政工作业务培训班28场次、受训对象达1000多人次。通过系统培训,使基层民政干部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其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的目的。
五是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镇街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统一印制下发了《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工作服务手册》,指导镇街民政办公室规范建立了“3类15种”台卡。其中,组织类2种,即:镇街、村居民政工作机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台卡;管理类3种,即:镇街民政办公室固定资产、死亡人口和信访工作台卡;业务类10种,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农村社会救济对象、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对象、革命伤残军人、“三属”、在乡复员军人、在乡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庭、灾民倒房重建和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建台卡。镇街民政办公室分门别类、规范有序的民政工作台帐的建立,全面弄清了民政工作对象的底数。指导镇街民政办公室规范建立了民政办工作职责、民政工作人员守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民政业务办事流程等工作制度,制作了《城市低保工作流程图》、《农村低保工作流程图》、《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流程图》、《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流程图》、《救灾款物发放流程图》、《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婚姻登记工作流程图》、《社会团体(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业务流程图》、《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业务流程图》等,所有制度全部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民政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六是实现服务方式规范化。以打造“惠民民政”、“服务民政”、“阳光民政”为着力点,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实行“进一道门、办一切事”的“一站式”服务,积极主动为服务单位、服务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公正文明执法,热情礼貌服务,有效杜绝“生、冷、硬、顶、拖”的行为。将服务内容、办理程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办结时间、投诉方式等向群众全面公开,向办理群众统一发放镇街民政工作明白纸,对能够立即办理的申办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半个工作日;对不能立即办结的申办事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告知办结的具体时限,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间。利用赶集日现场办公,每月定期到村(社区)现场办公,以及委托村(社区)民生代办员不定期收集等方式推进代办服务,有效提高办事效率。
七是实现资金监管规范化。为确保民政资金足额及时地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狠抓民政资金的全程监管,做到源头分配按制度、资金发放全透明,资金管理全程跟踪,专款专用、不挪不移,实现民政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全程阳光操作。制定了《镇街民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镇街民政资金帐务处理规程》、《镇街民政财务核算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住民政资金各个运行环节,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预算计划和工作进度拨付到位,所有低保对象、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优待抚恤对象、孤儿、城镇“三无”人员等几大类民政工作对象保障资金和补助金,全部通过银行存的折形式实行社会化发放,减少中间环节,杜绝人为操作因素。向全市印发了《关于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三位一体”阳光救助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建立起社会救助工作市、镇街、村(社区)“三级会审、三榜公示、三方监督”阳光操作机制,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大病救助、临时特困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镇“三无”等x个种类的社会救助对象救助的政策依据、救助范围、救助标准、救助人数、种类和救助家庭信息等全部公开,真正做到还权于民,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八是建立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镇街民政办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民政干部队伍、志愿者队伍、社会工作者队伍“三大队伍”建设,都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根本所在,要确保民政办高效规范运行,就必须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作文章、下功夫、抓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紧围绕政策支撑、经费支撑、人力支撑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开展镇街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构建既管人又管事、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有机统一和高效运行模式,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经费保障目标考核、硬件建设目标考核、软件建设目标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工作督查,每月督查调度一次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季度督查一次镇街民政办重点民政工作进展情况和村居民生代办工作情况,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年终汇总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年终目标责任书考核,形成推进基层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某市加强镇街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经验总结
本文2014-12-26 13:52:4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565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