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县(2014-2019年)扶贫开发规划(草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4-12-24浏览:2069下载178次收藏

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需求,通过近十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我县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生产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贫困现象依然存在,扶贫开发工作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为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县有12个村委会列入省扶贫开发贫困村,涉及11个乡镇。12个村委会共有耕地面积26700亩,5778户32808人。2013年国家核定我县贫困村人口为1286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29.3万人的4.39%。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群众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种原因仍有众多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县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村尚未得到扶持,不少已扶持的贫困村因基础非常薄弱还需要继续扶持,一些村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返贫问题严重。  

(二)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是缩小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贫困现象的存在和贫富差距扩大是影响社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国际统一标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按照人均消费每天不低于1.25美元的标准,把全国农村贫困线划定为人均收入2300元,进一步扩大了扶贫范围。中央确定,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2011-2020年),时间为十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贫困人口减半,收入大幅增加,力争赶上当地平均水平;后一阶段即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稳定实现贫困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013年9月17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卫书记强调,省委、省政府最关注的是同步小康,最关切的是扶贫攻坚。贫困问题已成为江西同步小康的最大“拦路虎”,扶贫开发是我省同步小康进程中最突出的“短板”和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此,江西扶贫攻坚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徘徊和停滞。全省要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任务,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以扶贫开发助推小康提速、以小康提速带动扶贫开发,全力确保我省38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时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的扶贫工作中要统筹把握好七大关系。即:统筹把握好加大扶贫力度和注重扶贫效果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探索扶贫模式创新与形成扶贫长效机制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与因户施策的关系;统筹把握好就地扶贫与搬迁扶贫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救济扶贫和开发扶贫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统筹把握好外部帮扶与自我奋斗的关系。  

(三)“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温饱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全面组织实施“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和“雨露计划工程”。经过不懈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重要性成果,扶贫开发的重大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贫困村农民告别了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贫困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先后发展了马鞍村的紫薯、游坊村的草纸、梅坊源村饲养麻鸡等特色产业。全县扶贫村人均收入由2010年2250元提高到2013年3800元。  

(3)扶贫开发的环境和气氛明显改观。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扶贫开发的观念在扶贫村的干部群众心目中进一步确立,“发展离不开先脱贫、脱贫必须促进发展”已成为贫困群众的共识。贫困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的脱贫愿望进一步加强。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等地视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加快劳动者素质提高。更加注重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扶贫对象的脱贫致富,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扶贫村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一些发展基础具有开发条件的村,着重加大产业化开发和生计建设,对发展基础差,经济落后的村,着重抓好基础设施改善。  

2、坚持目标瞄准原则。重点扶持贫困人口,做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村贫困人口改变面貌。  

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着重培育和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意识,产业意识与自我发展意识,动员、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实施、评估验收和后续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县(2014-2019年)扶贫开发规划(草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