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体局民办教育工作经验总结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4-11-28浏览:2661下载169次收藏

创新机制 加强管理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太康市教育体育局  

太康市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1所,其中高校1所、中专2所、高中3所、中小学12所、非学历教育机构143所,教职工2000人,在校生3万多人。基本形成了政策给力,管理规范,事业繁荣,规模适度的良好发展局面。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管理与服务先进单位”,2011年郑州市民办教育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中国教育报曾以《太康模式:县域民办教育的发展智慧》做专题报道。  

一、建立政策导向机制,把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确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1998年到2001年的积极鼓励阶段,重点发展民办幼儿教育;第二步是从2002年到2008年的大力推进阶段,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第三步是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育名校阶段。  

 2、认真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有关优惠政策。市政府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五年发展规划中,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文件依法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民办学校有关免学费和资助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按城市标准免除了杂费,对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按国家标准兑现了免学费资金和助学金;对民办学校给予了同公办学校一样的建设立项、建校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对民办学校执行与公办学校一样的公益事业水、电、气、排污价格政策。  

 3、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每年暑假,我们开展民办教育集中宣传周活动。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民办教育工作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民办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设立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办理民办学校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并且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促进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民办教育  

我市鼓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依法采取独资、股份合作、联办、集团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民办学校。  

1、将闲置国有资产优先出租或转让给民办学校办学。  

一是低价出租使用,如将财政学校老校址出租给远程教育示范学校使用,将王沟煤矿子弟学校提供给倩霞职业中专使用;二是低价转让使用,如将原煤炭宾馆转让给青屏高中使用,原农机学校转让给兴华公学等;三是置换使用,如将原人大附中郑州分校的校舍折价转让给西亚斯集团创办了郑州城市学院,又用置换出来的钱建了一所新高中,填补了太康无大学的历史。  

2、撬动民间资本、个人、企业及股份制投资办学,实现互利共赢。我市民办学校有70%是由公民个人投资办学,如兴华公学、超化实验学校等;有20%是股份制合作办学,如英华中学、青屏高中等;有10%是企业投资办学,如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投入校舍创办郑州利生中专。  

三、建立保障帮扶机制,加强民办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我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积极维护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稳定教师队伍。  

1、完善保障制度,使民办学校教师基本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市政府、市教体局曾先后出台意见,规范我市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目前,我市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先评优、慰问探望、教育科研、教龄和工龄计算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基本上享有同等待遇。如在评先表优工作中,分配给民办教育的指标比例不低于公办学校,每年有30多位民办教育工作者被表彰为市级先进个人,新世纪学校校长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体局民办教育工作经验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