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熟制特色种植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调研材料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为“三农”服务,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突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主题,大力发展了多熟制、特色种植,加快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在工作中积极推进了观念转变和思路创新,严格遵循了市场客观规律,全面适应市场需求,坚持围绕龙头、依托市场、连片开发、适度集中的原则,重点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产业基地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品牌提高上求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市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一、县多熟制、特色种植和订单农业发展基本现状
(一)围绕各乡(镇)种植实际,进一步壮大多熟制、特色农业种植规模
实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压缩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瓜菜和设施面积的种植业调整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内部结构,立足我县区位优势,围绕各乡(镇)种植实际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特别是注重扩大了本地特色、有优势农作物规模,基本建设了具有各乡(镇)特色的种植业结构体系。2014年,全县优质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9.67万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22.75%,其中水稻2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10.17%;西瓜4.46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22.67%;甜瓜2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10.17%;辣椒1.78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9.05%;马铃薯1.30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6.61%;胡萝卜1.68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8.54%;白菜0.83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4.2%;其它5.62万亩,占优质特色作物面积的28.59%。
(二)围绕提升主导产业层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扶龙头、带基地、拓市场、创品牌”的思路,吸引龙头企业进驻,推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我县农业产业优质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进程,推进了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积极落实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补助、贴息、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重点引进和扶持了一批如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着重培育壮大了以玉米淀粉、小麦面粉、马铃薯颗粒全粉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的优质瓜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以瓜果、蔬菜保鲜为主的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了特色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区域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经过努力,培育出了品牌及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的绿色食品。
(三)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抓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工作,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继续抓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民按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批量上市。加快农产品品牌的培育、申报和认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我县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形成群体优势。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全县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累计达到4个,有机农产品累计达到3个(另外,无公害蔬菜、西甜瓜,绿色小麦、玉米、杏、石榴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申报认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四)全面推广“三高田”、多熟制,加快设施农业扩张
按照“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原则,大力探索和发展“三高田”、多熟制和设施农业。把推广多熟制、增加耕地复种指导和亩经济效益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动疏附种植业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从数量低效型向质量高效型的转变。巩固扩大提高传统产业,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2008年,全县“三高田”种植面积达10万亩。把以日光温室、大拱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新手段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战略措施来抓,大力发展了设施农业。2008年,全县新建温室大棚2746座,新增设施面积685.3亩,其中新建温室212座,增加面积318亩;新建大棚2534座,增加面积367.3亩,2008年年底,全县设施面积达3216.8亩,其中温室1720.5亩、大棚1496.3亩。
(五)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
加大了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我县科技推广服务。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植物保护及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及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等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普及,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
(六)围绕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大力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全县已建成形式和规模不同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1家,会员总数达660人,带动农户0.5万户,基地面积达5.45万亩,并呈现出由小到大、由经营为主向产供销一体化、由单领域向多领域、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本区域向跨区域发展的良好趋势。加快了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辐射面不断扩大,服务内容进一步充实,在信息指导、农产品营销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不断健全了市场管理,规范
发展多熟制特色种植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调研材料
本文2014-11-04 18:48:2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342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