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打造人间最美乐园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居住惯了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渴望拥抱纯真美好的大自然,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悠闲生活。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一、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非遗产地古村落为基础、其他乡村景区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截至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14个(其中 5a 级景区2个、 4a 级景区3个、 3a 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旅行社6家(含分公司和营业部),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2万多人,占全县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62.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4.56亿元。
继西递、宏村摘得“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一系列桂冠后,黟县又相继获得了“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幸福感休闲城市”以及“首届中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荣誉称号。这一个个荣誉称号就是黟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块块金光闪闪的招牌。事实证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黟县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为黟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二、黟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和优势,精心打造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画里乡村”四张名片,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龙头牵动各业协调发展的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一是不断加强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统筹抓好17个古村落和1600余幢古建筑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保存和申报工作。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提升生态质量;出台田园风光保护实施意见,大力开展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改徽建徽、关键区域控制、三线三边整治等工作,不断优化黟县生态环境。
二是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先后编制了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规划、西递宏村发展战略规划、黟西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科学高质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三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国债项目、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路和重要干道的建设,逐步形成游客快速进出黟县的便捷通道。大力推进县域旅游标识系统、银行自助服务、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旅游配套服务。通过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进了金陵黟县宾馆、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卢村悦榕庄等一批星级宾馆,大幅改善了黟县的旅游接待条件。
四是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观光旅游为龙头,带动全县乡村文化观光、生态观光旅游齐头并进、快速发展。以“猪栏酒吧”、“黄岳画院”、等为代表的新型乡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木坑竹海人家为典型的农家乐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渐成气候;五里、深冲新农村旅游开发初显成效;以山地车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和露营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溪打鼓岭和桃花源漂流景区的开发,填补了我县生态旅游和水上旅游的空白。
五是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通过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着力打响“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积极与电视、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合作,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积极策划门票优惠、有奖活动、团队活动等,提高市场影响力,促进旅游接待量的持续大幅攀升。
三、黟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黟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是,无论是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理念,还是从发展的手段和措施来看,面临的问题依然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不宽,徽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主要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足,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不深入,不具体,政府引导成效不够明显,片面强调世界遗产品牌的打造和宣传,而在徽文化的利用和资源整合上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将徽文化的精髓落实到项目中去,没有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品牌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县乡村旅游活动仅仅停留在古村落建筑形式、村落生态展示等较低层次和水平上,在发掘本地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明显不足。尽管近几年我们也尝试挖掘了一些徽文化内容,如举行婚嫁表演、书童诵读、小唱、抛绣球、祭祖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很粗浅,还有更多领域、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利用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打造人间最美乐园
本文2014-10-30 17:00:4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318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