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总结
某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总结
2014年5月14日,我区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启动,选择黄贝、南湖、清水河街道办事处,以及渔民村、湖贝新村、水库新村三个城中村区域,共涉及5个街道办的70个社区网格,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探索。一个多月以来,各试点大胆尝试,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试点探索的主要内容
网格化管理试点,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探索:一是检验社区网格划分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探索建立网格微调机制;二是社区信息采集队伍整合以及工作流程再造、建立采办工作衔接机制;三是通过实地使用检验pda前端设备、信息传输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的科学适用性,提出改进意见;四是通过实地上门掌握各种类型社区网格的信息采集实际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五是通过实地采集测算和评估网格管理员的实际工作强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绩效管理模式;六是在城中村区域探索购买服务。
综合考虑网格类型、管理基础、地理位置等因素,我区网格化各试点因地制宜,工作各具特色、各有偏重:
(一)黄贝街道在碧波社区(11个网格)重点探索综管站与社区工作站合署办公,社区工作站以窗口办事服务为主,上门采集信息的工作逐渐剥离,交给网格员专业采集,探索建立采办分离但协同衔接的机制;
(二)南湖街道在新港社区试点(6个网格)重点摸索商业区实有法人信息采集工作经验,在渔村(15个网格)则侧重探索网格化管理与高层楼宇“二+5”管理模式相结合;
(三)xx街道在湖贝新村(12个网格)试行民兵兼任网格员,探索由单纯外围防控向外防内管相结合的全新工作模式;
(四)翠竹街道在水库新村试点(24个网格)尝试向城中村股份公司购买服务,公开遴选本村村民担当网格员,实现社区自治、自我管理;
(五)清水河街道在龙湖社区试点(7个网格)着重探索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评估劳动强度,精细化测算网格员实际工作量,探索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
二、工作成效和取得的经验
(一)实践表明,我区的社区基础网格划分是科学合理的,各试点均未提出需要对社区网格划分进行调整;
(二)使用pda前端设备采集信息并直接传输到市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工作效率。根据南湖试点的统计,过去综管员平均每人每天采集约8条信息,走访约25户;使用pda终端采集后,网格员平均每天能采集15-18条信息,走访50-60户,而且信息直接进入系统数据库,省去了人工抄写、录入过程,更新快捷准确,工作质量大大
某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总结
本文2014-10-11 19:12:31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