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绩观的逻辑思考
关于政绩观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此为遵循,切实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深刻认识什么是政绩、为谁树政绩、如何树政绩等问题,以正确的政绩观端正作风、引领工作、干好事业。
在政绩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涉及到一个政绩观问题。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工作业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涉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政绩观往往决定着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把为百姓造福作为政绩,就能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把政绩当成自己晋升的资本,就会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疾苦,甚至不惜损害群众的利益。有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才能扎扎实实地抓好事关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难事;否则,就会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作风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说到底都是政绩观的问题,都在于对“什么是政绩、为谁树政绩、如何树政绩”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因此,要克服“四风”、转变作风,就必须自觉地将政绩观理一理、正一正。
一、为谁树政绩
为谁树政绩,其实质是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我们建立政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为了老百姓的福祉而创造政绩,与为了自己的功名而创造政绩,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一些干部在对待政绩问题上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歧途,其根本原因是“私”字作怪。在“私”字引导下的“政绩”,不可能是真正的政绩,也不可能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所期待的政绩。这样的“政绩”越多,百姓的利益损失就越大。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因此,只有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高度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树怎样的政绩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
关于政绩观的逻辑思考
本文2014-10-07 16:03:2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24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