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对某乡镇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10-06浏览:2719下载271次收藏

关于对鄂嘉镇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者艳

    鄂嘉镇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始终本着“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宗旨,着眼于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作用,以健全和增强服务项目、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探索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全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鄂嘉镇位于哀牢山东麓,地处双柏县西南部,距县城175公里。东临礼舍江与独田乡隔江相望,南与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山水相连,西与思茅市镇沅县、xx县相依,北与楚雄市西舍路乡、新村镇毗邻,地处三州(市)、五县(市)、九乡(镇)的结合部。全镇辖13个村委会,1个社区,203个自然村,303个村(居)民小组,国土面积61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白、壮、傣、拉祜、哈尼、傈僳、苦聪等10个民族,总人口28311人。鄂嘉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热土,物得天华、民风醇厚,以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而闻名四方。地下蕴藏着铁、铜、煤、石棉等矿藏;地上森林蓊郁、河流纵横,水利资源丰富。鄂嘉镇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五大优势:

(一)历史悠久。鄂嘉古为哀牢国,为两迤通衢,是滇西通往临沧、思茅各地的商道,至今仍然留下了商家马队和穷苦百姓“走夷方”的颠沛流离和坎坎坷坷的故事;鄂嘉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元、清时就分别置为千户、县和州判,历史上曾发生过滇西少数民族大起义等一些震惊全滇的历史事件,老石羊银矿曾经是云南较大的供银场地,葫芦飞雷是历史上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在汉代《哀牢传》和楚雄三大史志之一的《乾隆鄂嘉志》有详细记载。

(二)文化丰厚。鄂嘉民族文化积淀丰厚,集中体现在三弦舞和与之相配套的山歌小调上。三弦舞包括倒趱、顺趱、翻脸、闪闪笙、穿花笙、猴子扯磨、摇篱笆桩、羊四达、马四蹄等多种舞蹈。唱的腔法有冷气腔、阿乖佬、过山调、赶马调等十多种,唱法上有散唱、打跳唱、坐草唱等多种。不论是舞还是歌,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赋予了舞活力,“情”赋予了歌内涵。

(三)风情浓郁。鄂嘉人情风貌、礼仪邦俗特色明显,千姿百态,一直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享誉州内外,尤其是“中国·哀牢·鄂嘉七月十五节”,以其独特而神奇的魅力使鄂嘉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

(四)风光秀美。鄂嘉境内有近46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及试验区,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资源丰富,物种资源繁多,珍稀动植物无数;有大自然恩赐的鄂嘉八景,难于计数的高山飞瀑,鬼斧神工的哀牢群山,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万亩高山草垫等自然景观;也有悠见雄姿的哀牢古镇,千年不倒的风雨古桥,想象无暇的高山石刻等历史遗存;还有大地流云、仙女织锦哀牢山梯田,高山平湖的塘房庙水库等人文景观。

    (五)创作活跃。鄂嘉镇文化站长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曾被授予“共和国艺术先驱人物”、“全国百杰书画家”、楚雄州“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书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香港、日本、台湾等多处多次展出。在站长的带领下,我镇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我镇的民间艺人曾到云南民族村、上海、河南参加演出,民族文化曾在楚雄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7套)等媒体上播出过。2005年,鄂嘉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先进单位”;同年,鄂嘉镇文化站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兴乡贡献奖”。文化站组织创作的剧本获全国首届文学英才大赛“优秀奖”;歌曲创作及演唱在双柏县举办的虎文化节民歌比赛中连续多年夺得一等奖;创作的格言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评为一等奖并出版在挂历之上,2013年取得中国艺术“飞天奖”。

    二、鄂嘉镇文体广电旅游工作主要做法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体广电旅游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鄂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振发展信心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强化发展保障。一是明确工作定位。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为文化工作确定了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发展高端文化、提振发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对某乡镇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