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务副市长在政务微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4-09-05浏览:2511下载138次收藏


 

  这次会前,我认真审阅了xx发布一年来运行情况的报告。xx同志就会议的开法向我汇报,当谈到有xx发布、新浪网、腾讯网政务微博负责人介绍情况、粉丝代表发言时,我当即决定参加,因为这是学习的好机会。今天走到会场,看到媒体的朋友多、年轻的面孔多,感到很高兴。
  政务微博已不是新鲜事物,但xx发布还只是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用9个字表达我的感受:够专业、会表达、能办事。够专业体现在,累计发布4400余条微博,粉丝30余万,政务微空间34个,表达有专业水准,成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最快捷的平台之一。在新浪网2013年度xx政务微博122家外宣类微博中排名第6,在腾讯网2014上半年全省2156家政务微博中排名第10,这就是对你们的认可。会表达体现在,紧扣民生热点发布信息,设置专题推介xx,说有营养的话,说网民听得进去的话。能办事体现在,把服务民生、回应社会关切作为重要站位,在寻找郭晓燕、救助陈家山拾荒女等事件中有力有效,“1·1”天然气闪爆等事件处置积极发声。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xx发布运行一年,围绕看点、回答疑点、点亮盲点,已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成为了解社情民意、回应公众关切的新平台。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要让微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上再重视,把准政务微博发展的方向
  微博是互联网的新“宠儿”,以其个性化、便携式、交互性等特点,正在以“碎片化”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更多层面,并改变着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
  首先,政务微博是政策的“扩音器”。政务公开说到底,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政务微博给这种调整提供了成本低、效果彰、速度快的渠道。就xx而言,已有的30万粉丝,都是关心关注xx发展的,如果管好用好这一平台,及时发布权威政务消息,可以大幅提高政策知晓率。其次,政务微博是舆论的“定盘星”。很多地方在处理突发事件,如碘盐抢购、饮用水抢购等,利用微博及时发布信息,起到了澄清事实、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这比召开新闻发布会见效更快。在美国,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就设立微博账号,人们只要关注账号就可获得有关资讯。再次,政务微博是干群的“连心桥”。微博让政府在互联网上拥有了“耳目喉舌”,提供了一个“打捞沉默声音的平台”。通过议程的设置,加强横向与垂直联系,促进一些个案的解决,在“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之间搭起桥梁。所以对xx发布而言,关注的人越多,越要努力办好。
  一要进一步凸显服务性。政务微博掌握行政资源,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民生服务平台。全国很多地方的政务微博,都在把能替网民提供什么服务、能办成什么事等作为着力方向,打响了“民生服务日”、“微博办事厅”等品牌。xx发布要更好顺应这一趋势,办该办的事,办能办的事,实实在在成为惠民助手、民意平台。最关键是,要服务好这个城市里的人,把服务做好就是最大的宣传。
  二要进一步提升亲和力。政务微博不能全穿“正装”,也要穿“休闲装”。语言要平实,语气要平和,切忌文绉绉、冷冰冰。很多地方用网言网语,甚至把“淘宝体”用到了信息发布上,效果很好。还曾有公安机关在官微贴出通缉令,套用六世达赖情诗,写的诙谐幽默:“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这种方式,都需要我们思考、借鉴和学习。
  三要进一步增强活跃度。政务微博改变了以往民众只是“听”政府灌输,而发言机会比较少的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发布信息后,可以把一些精彩、有益的评论转发出来,“粉丝”参与的积极性会得到激发。再比如,信息交换方式可以从简单的文字向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向发展,能吸引更多人关注。重互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政务微博相互之间、政务微博与媒体微博之间,也要加强联动,同时与网上公众人物、知名博主的沟通交流也要加强,在舆论引导上形成共振效应。
  四要进一步扩宽覆盖面。微博的最大效用,必须在集群化的状态下才能显现。各区县、各部门和单位中没有开通政务微博的,要尽快认证开通政务微博,确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已经开设政务微博的,要加入xx发布政务微空间。在此基础上,在不同领域,进一步推动政务微博向基层延伸,逐渐形成“扁平化”结构,建立起全市上下互联互通的政务微博网络。要进一步提升协同性,真正形成微博之间分工协作、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互动。
  二、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推动政府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被称为“第五个现代化”,这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现代生活中的“最大变量”。在政府工作中,把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可知、可控、可协商的“常量”,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一要继续办好政府网站。政府网站是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宣传xx的重要窗口,是24小时不休息的虚拟政府。市政府网站和各区县政府的门户网站办的不错,要继续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建设好、维护好。部门子网站是政府主网站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建而不管、管不到位,必然会造成内容陈旧、看过后悔、信则误事。这样的网站是影响政府形象的。各区县、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规划好、建设好相关子网站,及时更新信息,提高信息质量,拓宽服务功能。要通过信息推送、栏目共建、链接互换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和协同保障。
  二要推动办公自动化。实现办公自动化,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设备问题,也是促进工作规范化、干部专业化、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当前可推进的一件事就是无纸化办公,仅需用好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网络三个要素即可。从2009年开始开通的电子政务内网,发挥了很好的效用,但依然在有些单位使用不积极,导致资源闲置。一张纸呈现的不单是物质能源上的消耗,在其背后还有为这一张纸而进行的琐细工作。各区县、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无纸化办公的制度性措施,并尽快推动落实。
  三要用更便捷的方式服务群众。网络时代,用网络倾听民声、提供服务已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新形式、新趋势。比如,我们进行的市长信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解答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节省了行政成本。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办理责任,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办理一条条留言,来解决一个个问题。再比如,网上办事是政府网站最重要的功能,在政府和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查询、在线咨询和在线申报审批等服务,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走好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  
  三、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媒商”,学会更好地使用新媒体
  中央领导强调媒体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善待、善用、善管。作为领导干部,其能力素养由多方面构成,除了具备人们熟知的智商、情商外,还有人认为要具备媒商,即媒介素养。面对媒体不失语、不乱语,这对大家都是挑战。
  一方面,要有阵地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在网络时代,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相对,在微博、qq群、贴吧、论坛等新兴传播手段形成的新舆论场中,党政机关已经没有回避空间。你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你不主动回应诉求,就是放弃话语权。去年赵正永书记提出“10万宣传干部开微博”,就是阵地意识的一种体现。领导干部要养成经常“上线”、频繁“触网”的习惯,并以此作为了解百姓、融入群众的重要渠道。要主动利用新媒体,统领好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参与新媒体的管理,做正能量的放大者,做传言的终止者。
  另一方面,要重视舆情,善于应对负面事件。舆情不是“敌情”。首先要理解媒体,善于站在媒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要善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把网络活力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比如,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反映的意见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我们就要在在群情鼎沸中引导民意、疏解民怨。再比如,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上,要把握好时、度、效,占领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进行报道。我们还要依法管理论坛、博客、微博、qq群、微信,完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研判联动机制,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
  总之,网络正在深度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网络时代,脱离网络就意味着脱离群众。对政务微博等新媒体,我们要熟悉、关注,要敢用、善用,把工作做到实处,把工夫下到幕后,使其真正成为展示政府形象的新窗口,成为为民服务的新平台。各位“亲们”重任在肩,要继续给力,继续给xx加力!

常务副市长在政务微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