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创业带动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全县创业带动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创业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近期,县人社部门深入部分县直机关、创业企业和个体户广泛走访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县近年来创业带就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困难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助推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1.参与创业活动人员总数偏低,增势明显。截止2012年底,全县创业人数仅占全县人口比例3.17%,占全县适龄人口(18-64岁)23.1万人的4.8%,与全国创业人数比例17.6%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创业活动的总人数看,近五年平均每年增长24%,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增长趋势明显。
2.创业领域逐步拓展,创业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2013年1月至今,我县私营企业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中,其户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4.87%、30.59%、11.23%、7.38%。这四个行业中,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吸纳就业人数占比也依次排名前三。第三产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作为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壁垒。今年我县总创业人员250人,从年龄结构看,18-25岁占15.5%,26-35岁占51.2%,36-45岁占22.6%,45-64岁占10.7%。从文化结构看,初中学历占40%,高中学历占38%,大专以上学历占22%,创业人员中高学历者占比较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3.就业人数平稳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我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失业调控,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来都保持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实现了就业人数的平稳增长。从我县经济结构看,民营经济在全县社会生产总值中占据较大份额,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占全县从业人数的60%以上;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变化不明显。第二产业,通过这几年强有力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对吸纳就业的作用十分明显,年均增加就业2192人,成为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虽然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依然呈递增态势,为带动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2013年10月,我县总从业人员从36639人增加到54751人,年均增加3622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52.8:15.6:32调整为49.4:18.6:32,就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优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还不够浓厚。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小富即安”的心态较为普遍,淡化了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
全县创业带动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2014-08-20 15:35:2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060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