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2014年上半年述职报告
2014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扶贫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为工作目标,以实施扶贫“双到”、“两项工程”和金融扶贫为抓手,创新工作举措,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推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扎实推进。
1、顺利完成2013年度考核工作,并获全优成绩。根据省、市的工作部署,为客观、全面反映各级各单位的帮扶成效,我县积极与帮扶单位、乡镇、村联动配合,切实加强调查数据信息的监管,认真做好2013年度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县核查-市复查-省抽查”步骤,我县于今年2月底前完成了45个重点帮扶村的全面核查,并及时修正了调查数据的漏录、错录、支撑凭证不足等问题;3月份,我县先后通过了市复查和省抽查。根据市的考核结果通报,我县45个重点帮扶村2013年度考核均获优秀等次。
2、强化干部培训和注重查漏补缺。考核结束后,我县迅速组织辖区内的各级驻村干部和全县扶贫干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及时反馈考核工作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不足,并限时修正。同时,对数据统计、电脑管理及整理归档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并要求乡镇“双到”办、帮扶单位要确保电脑管理员的稳定性,为今后更好地推进工作做好准备。
3、加强帮扶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上半年,我县切实加强了对村、户帮扶项目的管理和跟踪服务。目前,村集体增收项目都以电站股份为主,重点帮扶村累计入股水电站股份达1666万元,村均拥有水电站股份达37万元,其中太平镇沙陂村(省司法厅帮扶)高达150万元;今年,南海区帮扶村明确统一增加30万元股份,大部分省直(中直)、市县帮扶村利用省财政引导资金增加水电站股份。同时,部分帮扶村在水电站股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建起了一批养殖场,贫困村的蚕桑、淮山、山楂等种植面积倍增,个别村带头发展石斛、玉竹、黄栀子、溪黄草等中药材种植,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湟川村的水律蛇养殖基地、黄坌村的生猪养殖基地、高陂村的溪黄草基地、长富洞村的黄栀子基地等等。其次,切实加强贫困户增收项目的跟踪服务,为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要求各村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在扶持贫困户零散养鸡、猪、牛、羊的基础上,各单位均能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带领贫困户自我发展特色产业。如,杜菜村利用互助资金扶持贫困户种植淮山,每户限借1万元;对发展规划较大,发展资金还不够的贫困户,在其他扶贫资金中再统筹扶持一部分,使一大批贫困户扩种了淮山。
4、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建设。目前,我县切实把帮扶工作与当前的农综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土地确权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且大部分重点帮扶村都成为了多项中心工作的试点村。目前,45个村均有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土地确权、农村金融改革等工作推进速度相当较快。省、市引导资金到位后,各驻村工作组均有所侧重地推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一大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饮水工程、文体公园等项目建成或得以顺利推进,为改善贫困村落后面貌起到积极作用。
(二)“两项工程”有序推进。
1、“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
一是完善2011—2015年“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工作。根据市“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工作部署,2013年底我办已完成省下达的2011—2015年的搬迁任务。由于搬迁任务重、补助资金到位情况不一等原因,有一些工作仍需完善。2014年,我办着力抓好2011—2015五年规划任务的收尾工作。首先,加快县城城东移民新村建设。对县城城东移民新村项目实行月报制度,动态跟踪项目进度。会同项目建设单位认真做好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和资金拨付等工作,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其次,加快补助资金发放。明确搬迁户申领补助资金手续,要求乡镇
扶贫办2014年上半年述职报告
本文2014-08-20 09:46:20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