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局长在纪念《劳动法》颁布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劳动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劳动法》颁布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于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法》颁布20年来,我国又先后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框架。20年来,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质量逐步提高。1994年至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城镇就业人员从18653万人增长到38240万人,三大产业之间的就业比例从54:23:23调整为31:30:39,大批劳动者从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20年来,我国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3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5亿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762万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年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快速发展,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0年来,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逐步健全,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农民
人社局局长在纪念《劳动法》颁布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本文2014-07-31 05:26:36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95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