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协对口协商理论研讨文章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7-27浏览:2073下载151次收藏

 政协对口协商理论研讨文章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应当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履行政协协商职能中积极探索实践,把人民政协的几种协商形式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笔者结合在政协工作多年的一些体会,就人民政协的对口协商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对口协商是人民政协一个重要的协商层次,在协商民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明确政协的协商形式,主要采取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专题会议、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还有根据需要召开由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商会议等。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对口协商就是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同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商。
    我国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架构是人大、政府、政协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人民政协的工作机构与党委、政府的工作机构,都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载体。由于职能分工的不同,各自履责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重要发展规划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工作表现形式大多是具体的、有形的,而人民政协及其工作机构是党的中心工作的参与者,即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参与国是,工作表现形式大多是抽象的、是无形的。两者之间开展对口协商,通过沟通交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抽象与具体的结合,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换,其社会价值可从多方面显现。首先是对口协商有利于政协工作融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开展对口协商,有利于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对口单位的联系沟通,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人民政协知情明政的渠道,有利于专委会把握党委、政府工作动态,了解本领域的工作状况,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给政协委员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其二是有利于促进部门工作优化。政协工作部门与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可以发挥政协组织民主监督、协商议政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政协委员群体人才智力优势,为部门工作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部门工作的改进和提升。其三是对口协商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政协委员产生于各界别,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开展对口协商,可以通过委员之口,把群众意愿和呼声反映给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有助于架起部门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缩短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保持部门工作经常性地与党的群众路线接轨。其四是对口协商有利于促进政协工作与部门工作的融合,加深部门的政协意识,使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普及到更广泛的领域,使我国独具特色的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二、对口协商寓于对口联系之中,要保证对口协商有效进行,必须搞好政协专委会与党政工作部门经常性的对口联系
    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同级党政工作部门开展对口联系和协商,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性规定。对口联系和协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开展对口协商,必须搞好经常性的对口联系。
    首先要做到制度优先。坚持每一届政协都按程序由政协党组报请同级党委制定和颁发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明确政协各专委会与党政部门的对口联系对象,联系的方式、方法,使联系工作有章可循。其二要细化联系内容。一般说来,一个政协专委会要联系多个对口部门,处于对口联系工作的主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政协对口协商理论研讨文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