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泰山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泰山区以“大旅游、大文化”为主题,打破“靠山吃山”传统思维模式,由依赖泰山向依托泰山多点联动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拓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重点打造泰山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区、泰山花样年华景区和方特欢乐世界等大型园区,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文化旅游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了综合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等多层内容,集合传统历史、新兴科技等多样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格局。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只有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着力挖掘传统文化特色,拓展现代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优势,才能改变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有效增强泰山区文化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一、立足实际,明确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整个品牌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品牌营销的基础,也是市场拓展的导航。从泰山区文化特色出发,树立富有个性、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形象,运用差异化策略占领市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
产品个性是品牌定位的出发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资源只有经过提练才能形成富有生命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阳朔印象刘三姐”,这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证明,品牌定位必须植根本地文化,突出地域特色。泰山区建设文化旅游品牌首先要厘清本区地域文化主打的核心特色,立足特色铸就品牌,才能形成“市场唯一”的独占地位。因此,需要综合区内现有文化旅游项目,结合长远发展,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泰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科学论证本地文化资源核心特色,准确设计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二)糅合现代科技,提高创意含量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旅游作为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创意元素的汇入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目前泰山区文化旅游项目原有文化创意优势在周边地区同质化竞争中逐步弱化;文化旅游产品高科技含量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因而,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在定位设计上就要着重创意元素的注入,带动旅游项目、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向“高、精、特、新”方向发展。
一是利用泰山科技文化产业园区资源,发展一批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软件开发及云计算项目以及韩国软件园项目后期即将引进的动漫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企业、人才。着重以项目中的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为支撑,科学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支持发展新兴文化创意项目,加快园区成果在本区项目中的转化使用,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新在项目实施、提升、推广中的作用。二是发挥城区高校教育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建设。促进产学研各方围绕文化旅游科技创新需求,整合创新资源,联合开展攻关,实现文化旅游在科技层面的有机融合。积极寻求本地、外地旅游项目开发公司、高校合作,按照政府主导、学术领头、基金支持、部门协作、企业操作原则,以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同研发、联合创办经济实体、人才合作培养方式,建立牢固合作关系,建立建设“官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开发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提高文化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细分消费主体,找准目标市场
消费市场是品牌定位的风向标。文化旅游品牌定位要根据市场细分中的特定细分市场,依循不同类型、层次、习惯和偏好的消费者轨迹,满足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找准市场切入点,做好定位。
一是依据地域细分客源市场需要,针对市内及周边县市消费者,发展特色农家乐、民俗客栈、文化四合院等项目吸引市民进行周末休闲度假消费;针对济南等临近城市中的商务、政务、学术消费需要,大力发展会场经济,建设专业会展、会议筹办服务。二是依据年龄段确定主要消费群体需求。统计显示,青年是当前文化旅游主要消费群体。因而在品牌定位中,要着重考虑迎合青年群体的旅游心理需求,在手段运用上多加结合现代科技,增添时尚创意元素,开发适合青年的教育娱乐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体验生活旅游等项目,吸引主要消费群体。
二、注重体验,提高区域品牌人文品味
文化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拓展。它在原有“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础上,进行了“健(健身养生)、休(休闲娱乐)、体(体验感受)”新三要素的补充。这是旅游群体自发形成的新需求。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相关品牌建设也必须围绕新的市场需求开展,在改善用户体验上主动出击,注重旅游过程中,人与景、人与文化、人与人的互动,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体验。
(一)以一体化规划为引领,建设城市文化会客厅
作为城市会客厅,主城区的基础设施必须能够集中完整地呈现城区文化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展现窗口,可以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供硬件支撑。枣庄台儿庄、西安曲江新区等地通过对区域内景观进行整体改造,强化了景点间联系,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力彰显区域文化旅游品牌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主城区,我区也应当对城区内的零散景观进行一体化规划,统一基础设施,打造成为泰安市对外显展现文化魅力的主战场。
将泰山文化作为贯穿城区主要道路的主线,开展城区一体化规划改造,景观提升工程。一是制作城市文化雕塑。围绕泰山文化主题,在街头、广场分别制作小型铜雕和大型石雕、浮雕,形成系列,凸显城市文化,提升整个区域文化品位。二是美化道路绿化景观。提高道路两侧种植树木的规格,增加道路绿化的面积,加强绿化带园林艺术美感。三是个性化灯饰、门牌。对区内建筑进行亮化,并对路灯样式进行重新设计,秉承周边建筑风格,突出城市特色;鼓励提倡个性化门店牌匾、布幌设计,适当给予资金支持,避免低规格、
加强泰山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思考
本文2014-07-17 11:15:0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882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