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深化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的调研与思考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事关农村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按照县委安排,近期,在组织、统战、“法、检两院”、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配合下,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与部门、乡镇、村组以及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行了调研。
一、 主要做法和成效
**县辖8个镇(4个三农服务中心)、212个行政村。经过多年民主建设,特别是近几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我县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显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已在基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民主法制观念得到了有效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在依法自治过程中,学法用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焕发了对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极大热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不断规范,选举质量逐届提高
民主选举是贯彻实施《村委会组织法》的重要内容,也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我县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的选举中,积极探索实践,依法有序开展村换届选举工作。07年以来,采取了“两推一选”差额选举方式,进一步强化了选举程序,使候选人的推荐由原来的上级组织决定,转变为党员村民决定,极大提高了党员和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增强了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扩大了党内民主,实现了党委意图和党员群众意志的统一,达到了上级组织和基层党员群众的双满意,选举质量逐届提高。
(二)民主决策逐步完善,议事和决策程序逐步规范
在民主决策方面,制定完善了民主议事等多项制度。制定印发了《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内容涵盖村党组织、村民委、经济合作社等村级组织各项制度。对村务决策提出了“四符合”的要求,即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政策法规、符合长远规划。各村都结合实际,健全了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干部党员联系户制度等村规民约,规范了议事和决策程序。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基本都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先由党支部酝酿提出意见,然后提交党支部、村经济合作、村委会联席会议讨论完善,最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近年来,我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中小学校改工程”等民心工程,都是通过村民议事会表决实施,基本实现了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三)村务公开日臻透明,民主管理更趋合理
坚持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突破口,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县上组织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由县级领导牵头、部门负责包乡镇、乡镇包村的责任承包负责制,做好“重点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村级“五项规范”建设为重点,在制度上做到了“五有”:墙上有制度、会议有记录、议事有地点、公开有专栏、资料有档案;“十全”:村级组织健全、负责人齐全、议事会健全、议事记录齐全、党员干部评议制度健全、评议记录齐全、财务制度健全、公开记录齐全、理财小组健全、签字手续齐全。在公开内容上以农民群众公开的热难点为重点,涵盖:村干部工作计划及任务、村级财务、计划生育、宅基安排、土地调整、粮食直补、新农合、电费收缴、重大款项收缴使用、救灾款物发放使用、农田水利建设、村政建设项目等10余项内容。在公开程序上建立健全了“镇经管站‘村账镇管’管理办法”、《武功县村务公开工作暂行规定》、《武功县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村务财务公开的真实性。公开形式上,通过召开会议,村广播、设立永久性村务公开栏等多种方式,基本做到了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动态内容定期公开、专项内容适时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及时公开。公开时间上要求各村及时更换公开内容,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布一次、村务公开一般每季度公开一次。同时,有效加强了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县212个行政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治,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特别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等工作中,通过成立村级计生协会,实行会员联系户制度;推行村级治安防范承包,设立村警务室等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我县不断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建设,对先进村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推广经验,有效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县已有206个村9个乡镇达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标准,群众测评满意率达90%以上。
( 四)民主监督意识提升,监督成效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县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村务财务的民主监督意识不断提升。制定出台了《村级财务村务管理监督规定》,成立了村民监督管理委员会,各村设立了意见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及时接受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村级财务,在实行“村账乡管”的基础上,各村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推选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每月或按需审核本村财务收支情况,并每季度向村民汇报财务审核情况。同时,建立健全了村干民主评议和考核制度,推行村干部审计、年终绩效考核等制度,有效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正常化进行,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目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村民民主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一些村民对民主抱无所谓的态度。在民主选举过程中,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力,随意写票或毫无原则地委托他人投票。二是一些村民对民主抱非理性的态度。有些村民在选举中仅凭个人好恶,不看候选人的整体素质,使民主遭到扭曲甚至倒退。三是一些村民对民主抱无政府主义的态度。有些村民由于缺乏理性民主和系统民主教育,无政府主义意识严重,集体观念淡薄,信奉“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遵守政策法规和村民自治章程,不履行应尽义务。
二是村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会”。部分村干部缺乏“民主习惯”,较少按民主管理的要求、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去推动工作,以致往往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我县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全县1793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537名,占30%。个别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68名,占15%。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二是“不愿”。有的村干部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只要工作推得开,事情摆得平,只要自己不贪不占,管它什么民主不民主。甚至感到一搞民主,就捆住了手脚。以致一旦遇到重大问题,容易引发矛盾。三是“不能”。少数村干部把村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不能真正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办事,以致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落实难,村干部队伍难稳定。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
关于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本文2014-07-09 15:48:2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84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