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局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结合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

栏目:自查报告发布:2014-06-28浏览:2849下载284次收藏

xx局副局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结合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  

(2014年6月15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尤其是我市全面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制度规定,同时,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宗旨,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根据“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对分管部门、分管科室、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进行了调查走访和征求意见,深刻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群众观念、作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自身思想实际、重点工作摆布、回应群众期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明确了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于2014年3月调任市xxxx局副局长,之前担任xxx区副区长,因此,我结合这两个时期的工作、学习和思考情况,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具体汇报如下,请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一个党员的根本义务。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不含糊,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坚决拥护,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坚决贯彻执行,从来没有公开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言论,从来没有与中央的决定、决议等相违背的行为。    

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方面情况    

中央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市委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真正抓住了转变作风的关键。对此,我坚决拥护,并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立说立改,以此作为作风建设的行动纲领、行动准则和执行标准。    

一是切实减少会议次数,能用电话沟通的,就不开会;能小范围开的会,就小范围开;必须要开的会,也是长话短说,不说无关痛痒的话、含糊其辞的话、指向不明的话,坚持“开短会,少说话,说短话”,切实提高会议质量。二是努力坚持材料自己主笔,少用秘书代笔,少写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废话,多写真话、实话、白话。三是到分管部门、相关街道、下属单位调研时,轻车简从,尽量不带秘书,减少陪同人数,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求党政主官陪同,避免影响基层工作。四是遇事不推不拖不敷衍,耐心听取群众、部门意见,增强担当意识,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情况    

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自觉、自重、自警、自励”。一是全面贯彻上级关于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特别是严守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在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坚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三是坚持廉洁奉公,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工作;四是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五是注重监督管理分管部门、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深入分管部门、分管科室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分管部门、分管科室中营造讲团结、重实干、争一流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分管部门、分管科室的廉政意识。    

四、“四风一顽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形式主义方面    

 1、系统学习少,学用脱节。一是学习热情衰退。我参加工作已经27年了,总觉得自己整天与群众打交道,积累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经验也有一些了,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认识似乎比较透彻了,学习热情不如以往。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产生冲突时,往往以为学习是“负担”,可以往后放一放。二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够。涉猎较广,但不能针对分管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深入钻研,理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不够,及时了解新知识、掌握新信息不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够,学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书本上学得多,从实践中学得少;武装头脑、解决思想问题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少;往往是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才会突击学习,缺乏前瞻性。平时工作中,布置任务多,安排学习少。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教育很深。现在来看,自己在统筹谋划城区城建城管、摆布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时想法不多、视野不宽,在处理城管领域信访等突出问题时思路不阔、能力不够,实质上都是自己学习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的结果。    

2、在解决文山会海上没有下真功夫。平心而论,自己也讨厌总开会,也为文山会海所累,但另一方面在布置工作、安排任务时,第一个想到的又是开会,总担心电话里说不明白,而且还总想让部门、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都来,不自觉地制造了文山会海。现在想想,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总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觉得开会了就是贯彻了,发文了就是落实了。    

3、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我在xxx区的部门、街道、开发区都工作过,自以为很了解基层情况,就不太重视调查研究。即使进行调研时,也是提前通知被调研单位的多,事先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少,调研走的路线,看的点事先安排的多,临时抽查的少,总习惯到被调研单位办公室去听汇报,看材料,不太愿意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结果虽然下基层的次数在增加,但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不多。这次到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搜登站镇高家店村调研时,召开了村民代表、三委干部的座谈会,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一些村民对干部习惯于“办公室决策”很有意见,才感觉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再者,在面对环卫体制改革、事权下放承接等新任务时,没有积极去调研研究、走访论证,而是先想到人员、编制、资金等诸多困难,受一些消极影响,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等到真正开展工作时,才发现前期关注不足,深入调研不够,产生了“本领恐慌”,只得仓促上阵,自己也不甚满意。现在觉得,调查研究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接地气的重要手段,就拿上面提到的事权下放而言,如果转变思路,化危为机,潜心调查研究,依靠一线部门、职工积极想办法,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二)在官僚主义方面    

 1、联系群众不够经常。明显感到,最近接地气、亲近群众的时间少了,渐渐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听取汇报,偏重于看材料,或要求分管部门、分管科室领导到办公室汇报工作,或忙于参加各种会议,深入一线的时间有限,导致对个别工作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做到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服务群众一公里问题做的不到位,致使一些决策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对于廉租公寓建设,尽管在选址、组织施工等方面倾尽了全力,但后来随着小区整治等工作的全面铺开,我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去现场的次数少了,对亟待解决的问题主动过问不够,致使廉租公寓的供水、供暖迟迟无法解决,还引发了群众上访,教训深刻!到执法局工作后,和基层干部、下属单位接触得不广泛、不经常,总习惯于布置工作,但与干部、职工批评教育多、谈心交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局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结合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