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式下进行和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性地提出和制定了一整套理论、政策和策略,在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一、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建立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和基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这一情况,使国内各阶级、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推行灭亡中华民族的野蛮侵略方针情况下,保卫民族的生存与独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向中国每一个阶级、每一个政党提出来的共同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提出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张,高高举起了民族解放的伟大旗帜。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红军准备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权利、武装民众等三个条件下愿与全国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宣言。1935年5月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为国共两党合作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达五年之久的坚持不懈努力,逐步推动国民党当权者转变对内“剿”共和对日妥协的错误政策,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当时,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阶级斗争必须服从于民族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斗争的根本原则。对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不是回避它,而是站在自卫的立场上,以不破裂合作为限度,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加以解决,最后达到坚持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目的。
二、争取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战线,参加统一战线的成份十分复杂。各个阶级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抗日要求,但每个阶级及其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如何抗日,怎样保证抗日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各个阶级的政治主张是不一样的,并且发生了谁影响谁的问题,即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保证。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关于领导权问题,毛泽东指出:“司令官”在中国主要是两个,或者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或者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日本帝国主义决心灭亡中国,动摇其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害怕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发展壮大,害怕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发动,力图控制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不超出它所需要和允许的范围,服从于它的阶级利益。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一、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建立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和基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这一情况,使国内各阶级、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推行灭亡中华民族的野蛮侵略方针情况下,保卫民族的生存与独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向中国每一个阶级、每一个政党提出来的共同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提出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张,高高举起了民族解放的伟大旗帜。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红军准备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权利、武装民众等三个条件下愿与全国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宣言。1935年5月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为国共两党合作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达五年之久的坚持不懈努力,逐步推动国民党当权者转变对内“剿”共和对日妥协的错误政策,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当时,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阶级斗争必须服从于民族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斗争的根本原则。对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不是回避它,而是站在自卫的立场上,以不破裂合作为限度,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加以解决,最后达到坚持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目的。
二、争取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战线,参加统一战线的成份十分复杂。各个阶级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抗日要求,但每个阶级及其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如何抗日,怎样保证抗日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各个阶级的政治主张是不一样的,并且发生了谁影响谁的问题,即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保证。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关于领导权问题,毛泽东指出:“司令官”在中国主要是两个,或者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或者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日本帝国主义决心灭亡中国,动摇其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害怕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发展壮大,害怕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发动,力图控制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不超出它所需要和允许的范围,服从于它的阶级利益。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点击下载
上一篇:执政党:改革的领导核心下一篇:大学生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本文2005-08-28 10:09: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7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