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法宝,也是在全党范围内的一次思想大洗礼。根据中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严格按照党的纪律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了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以党章、总要求和“五个无”为镜,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第八督导组反馈的情况,围绕“四风”问题和“五个无”问题,认真查找自己在工作以及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反思、深层次剖析,做到诊断清“病症”,开好“药方”。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政治敏感度较低,政治鉴别能力不强。二是没有充分将中央精神同鹿楼镇具体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在创造性、开拓性等方面能力捉襟见肘,主观能动性发挥有较大欠缺。三是对于落实中央精神有消极等待思想,在行动上迟缓,思想上懈怠,仅仅满足于能够让上级满意就可以了。
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多,对于镇党员干部的督查力度不够,存在公车私用现象,超标接待等纠正力度不够。
个人需要说明的情况如下:一是我现在的公务用车为别克君越轿车,2010年购买、3.0排量、价格36.99万元,有公车私用现象;二是办公用房16 m²,不存在超标问题;三是关于出国(境)方面,2012年赴台湾招商;四是自有住房情况,个人共有住房两套,一套在沛县五洲新天地130 m²,为家庭购买;一套在铜山新区康泰小区80 m²,为家庭购买。四是没有配备专职秘书。五是爱人在沛县政协提案委工作,任办事员,女儿在北京大学读大二,没有参与经商办企业。家里红白事没有大操大办,没有收受任何人礼金。六是没有把作风建设同推动改革发展对立、消极对待作风建设新的规章制度、“为官不为”的问题。
二、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认真对照党章、总要求和改进作风要求,经过查找梳理,在“四风”方面自身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多、不深、不透。具体在学习时,只注重传达上级文件,不能沉下心来,吃透,掌握好本质。看报纸只注重看花边新闻、社会事件,对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方向性的东西就看不下去,甚至不想看、不想读,不想研究。一看政策性的东西脑袋就会发困,就会开小差,长此以往,关于上级政策性的东西就会出现盲区,甚至完全不了解。比如,对于农民的扶贫政策、种粮补贴政策、救助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就只知道这件事,具体补贴多少,哪一级补贴多少,自己应负担多少,具体该怎么操作,怎样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也不懂,也不去问。
2、对新时期要求的工作能力提升不够、不强、不及时。具体在工作中就只凭经验办事,凭热情办事,学习能力不够。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实感到工作能力的确不行。比如在信访维稳中,一出现有上访,就只知道看住人。觉得只要没有上访就行了,甚至有时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一旦国家有重大活动,就只感到压力巨大,手忙脚乱。“头痛医痛,脚痛医脚。”一有进京赴省的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甚至出现花钱买平安的情况,说到底还是工作水平跟不上。比如在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中,也知道要招大商、招好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招,一旦项目招来了,就只感到压力,不知怎么兑现当初的承诺。比如在农业发展中,只知道发展农业就是建设设施大棚,就是建设标准猪舍、鸭棚。对于怎么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往往束手无策。在美好城乡建设中,热衷于小产权房建设,觉得这样效果好、见效快。实际上是对如何按正规渠道走不懂,也不去钻研,以上总总,就是能力不够,水平达不到所造成的。
3、平时工作不深入,推进不扎实,发号施令多、狠抓落实少,拍板决策多、一线调研少。有时下村也是走马观花,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如第一次到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铺设现场,看了一圈就走了,没有了解真实情况,没有了解工作中的困难。认为只要能运作就行了,而没有深入了解这个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处理污水的能力,更遗憾的是错过了当时上级有补助政策的好机会,目前只有自筹资金进行建设。
4、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是做给领导看,走马观花。具体在工作中就是“围绕县里考核干工作”,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考核,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谋福利,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甚至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时为了考核,做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工程,急于让领导认可,而违反自然规律,超出镇情和镇财政承受能力。而在一些民生问题上,就舍不得花钱。
5、求真务实主动性欠缺,开拓精神不强,不能下真功夫尽心尽力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畏难思想。由于我本人一直在乡镇工作,特别是一直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镇工作。发展、稳定的压力就像两座大山一样,一直压在心里,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战心理,甚至一度认为“成绩是上级给的,而不是干出来的”,工作的主动性就会欠缺,开拓能力就会不强。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对基层服务意识不强。虽然也时常下村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很难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如和群众联系少,打交道不够,没有关心村里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比如,鹿楼镇属沛县地势高亢地区,生产中严重缺水,农作物是“麦玉米”轮作,收入较低。改善用水环境,“旱改水”,提高农民收入,这就是老百姓最纯朴的想法。但我在工作中就与群众联系不够,一味认为是自然原因,工作就会失去方向,一直不能给老百姓解决上面的问题,自己感到十分内疚。
2、群众观点树立不够深。作决策,听取汇报多、实地考察少,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多、直接听取工作人员意见少,工作有时凭经验、凭感觉办事,习惯看老黄历,没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比如,在今年鹿楼镇垃圾运营体系建设过程中,群众不愿意上交垃圾费的问题,就没有树立群众观点,一味下达任务,批评干部,埋怨群众不支持,而实际上通过调查发现不是群众不配合,不愿意交,而是在垃圾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垃圾池布局不合理,配备的垃圾箱少。垃圾不能及时运出,造成二次污染,老百姓没有看到垃圾运营体系带来的好处,所以拒交费用。通过努力,我们对垃圾池重新布局,新建垃圾池500多个,配备垃圾箱115个。重新通过招投标建立垃圾运输队伍,做到日产日清,让老百姓能够看到实惠,自然就把垃圾费迅速交上来。
3、对干部群众关心不够。平时与班子成员交流沟通不多,与工作人员谈心交流更加欠缺,有时容易急躁,“听功”不够,谈工作提要求的时候多,批评比较多,了解大家所思、所想的时候少,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亲和力不够。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够。鹿楼镇是个农业大镇,由三个单位合并而来,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生活偏苦。因此,一些上访群体较多,而对上访群众,我就有着很大的排斥心理,不能够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也由此产生了更大的矛盾。
(三)享乐主义方面
我虽然能够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我市“九个一律”相关规定,但是,自身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难免偶尔会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缺乏勇于探索和敢闯敢干的勇气。有时回避矛盾,多栽花、少栽刺,很少用改革促发展。对于我镇长期以来存在的难点问题存在畏难情绪,解决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力度不强。有时也有个人贪图享乐的思想。
1、假日不愿加班加点,有时也会吃吃喝喝,夜间值班打纸牌。
2、对待学习松懈很多,有着得过且过的思想,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纷,上访和发展压力等,已经是疲惫不堪,有时候倒头就睡,根本没有心思再顾及学习。
3、艰苦奋斗方面有着很大的退步,总以为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把工作做好,除了农忙之外
镇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本文2014-06-23 16:20:50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