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和城乡结合打击侵权假冒调研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4-06-19浏览:2782下载236次收藏
近年来,不少侵权假冒商品藏身农村集市商店,坑蒙农村消费者,为此,笔者深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深入走访,并结合工商部门查处的侵权假冒案件进行分析,下面从工商部门视角就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侵权假冒行为多发的原因及监管建议作浅要分析。
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侵权假冒行为的主要表现
据调查,目前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侵权假冒行为多发商品为食品,经营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主要场所在乡镇集市、小超市,村镇小农家店、小杂货店、小摊点等。如某县工商局全年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8件,其中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为25件,占89.29%,按涉及的商品品种划分:食品类11件、日化用品类9件、肥料类2件、服装类2件、小家电类1件。
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侵权假冒行为多发的原因
一是农村经营者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的经营者一般无法与供货厂家直接对接,普遍通过各级经销商进货,有些经销商为赚取更大差价,从不正规小厂家进货,以次充好。农村的经营者从经销商进货,最看重的是价格,至于“商标”、“生产日期”都不太在意,哪样好销就进哪样,往往假货赚的差价更高些,因而更爱青睐。
二是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维权意识不强。目前的农村消费者以留守老人、儿童居多,知识水平低,识假辨假能力差,消费水平低,还有的既追逐名牌又贪图便宜,只要经营者推荐说是某品牌,价格又低,根本连包装都不会去看,甚至有的图便宜“知假买假”,使得侵权假冒商品大行其道。
三、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侵权假冒行为采取的措施
工商部门作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部门,一般采取以下措施,开展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侵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和城乡结合打击侵权假冒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