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巩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8浏览:2395下载264次收藏

我们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按我个人理解,它的实质是使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长期执政,这个问题应该公开加以宣传。因为我们党这么做,有一个非常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富民强国、复兴中华。这里有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觉得四中全会决定里面有两句话非常重要,一是党的执政能力同我们党所肩负的重任和历史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存在一系列影响我们党执政地位的问题,需要全党加以重视。另外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两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共产党员搞不好,执政地位也可能会丧失。谈论这个问题,不是多余的,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巩固和维护我们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我认为就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下面有三个问题是比较突出、比较重要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从发展来看,中国面临着最现实、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可以说,中国有两种资源,一种是太少了,一种是太多了。太少了的就是自然资源,太多了的就是我们有太多过剩的劳动力资源。按照人口平均,我们的自然资源是短缺的,比如水、油、电,我国石油的人均储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问题更严重的还在于我们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比较严重。中国生产万元gdp,所用的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倍,耗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们科技水平落后的原因,也有人的素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这说明中国的发展从提高效益方面来做文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大有文章可作。同时,我们的劳动力资源过剩太厉害,简单来说,剩余劳动力是数以亿计。我们知道就业的程度或者失业的程度是同社会稳定成反比的,这是我们党、我们政府长期要面对的一个压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个人认为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包含了苏联发展观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苏联发展观,按照我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七轻七重,就是轻经济重政治、轻民用重军工、轻效益重速度、轻个人利益重国家利益等。这里面的七轻七重是相对的,因为重的也不都是不对的,比如一定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应该不对,因为对于苏联这么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处在这种包围之中,需要强大的国防工业,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强调国家利益,就更清楚,不能随便否定。问题在于时间、地点,在于不能把一时比较短期的需要变成一种长期的发展战略。苏联这种传统的发展战略,我们国家在一段时期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全面、不持续、不协调的发展观念,尤其是违背了社会主义本来就应该有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应该说,这也是苏共解体的原因之一。
  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以gdp的增长作为唯一标准的发展观念。我觉得现在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声疾呼的问题,就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所讲,中国90%的城市河段被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新鲜的空气,上亿的农民饮用不到合格的水。还有以前讲得不多的,也是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就是农用地的工业污染问题。现在我们受到工业污染的耕地大概占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点几,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如果不下决心,不做大的投入,我们的发展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呢?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是我所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坚持社会公平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问题。在发展里面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是一个方向性、制度性的问题。我个人形成了一个看法,虽然我们应该改变文化革命以前的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这种习惯是一种左的习惯,同时不能不看到中国社会在它发展的关键时候、关键的重要历史关头,应该说常常存在制度的选择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坚持贫民主义走向,结果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开始之后,我们强调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强调效率,应该说有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打破平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巩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