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4-06-16浏览:2865下载159次收藏

xx县xx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xx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4年5月28 日)  

发展小城镇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xx镇党委、政府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城镇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中部,距县城 20.5公里 ,素有“一脚达三阳”的美称,东临xx,西接xx,北面与xx接壤,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xx县西区的咽喉之地。全镇总面积108.5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3.3万人。境内交通发达,湘桂铁路、322国道、317省道、白太公路、枫荷公路等穿境而过,乡村公路硬化里程已达 142公里 。xx镇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4亿元,财政收入6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56元,是xx县的经济强镇和文化中心镇。  

    xx镇地处湘南丘陵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铁塘桥水库),小型水库11座。传统的农产品主要有稻谷、黄花菜、大豆、花生、辣椒、西瓜、甘蔗、大蒜、生猪、鸡鸭、淡水鱼类等,年粮食总产量长期稳定在3.5万吨以上,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鲜鱼100万斤以上。该镇一直把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生猪、烤烟、优质稻、黄花菜、反季蔬菜、山羊、鲁西黄牛、中华寿桃、花卉苗木等十大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农民也因此快速致富奔小康。该镇先后荣获xx市养殖明星镇,xx省规模养殖百强乡镇和星火科技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xx镇是xx县主要工业重镇之一。镇党委、政府近年来以招商引资为重心,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出“外地人、内地人、来到xx一家人;你发财,我发展,发财发展同命运”的发展理念,致力发展民营经济。镇内共有以金泰米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130多家,年产值15.7亿元,安置劳动力就业达7500余人,引领全镇人民走上致富发展快车道。  

    xx镇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区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成功挤身于全国首批重点建设镇。现在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环卫设施正逐步完善,邮政、电信综合服务设施齐全,实现了组组通电话。金融网点、有线电视网络遍布城乡,全镇大部分村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和图书文化室,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发展迅速,全镇共建有新型沼气池1800余口,惠及群众10000余人,人民生活舒适方便。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有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个,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xx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现有中心学校1所,初级中学4所,中心小学1所,小学11所,在职教师531人,在校学生7200余人,学校设施完备,教学质量居全县前列。全镇有县级医院1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镇社会保障事业极大发展,农村低保户达2350人,城镇低保333人,五保户467人,有条件优越的敬老院1座,集中供养五保户48人。全镇基本实现了困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近几年来,xx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xx省重点中心镇、xx市养殖明星镇、xx省规模养殖百强镇、星火科技示范镇、xx市示范文化社区、渔鼓之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xx市重要交通节点镇。  

二、主要经验  

(一)加强领导,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镇域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近几年来,为搞好小城镇建设,xx镇党委、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统一了全镇上下的认识,增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议城建、人人争进镇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规划,规范了城镇建设秩序。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近年来,xx镇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开始运筹新一轮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建立起规划设计统一评审制。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认真实施“一书两证”制度,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日趋规范。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城镇建设思路。xx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镇特点,广开门路,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突出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该镇以乡镇企业为启动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行联片发展 ,既节省土地资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市场相结合。牢牢抓住交通便利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具有辐射力大,吸纳力强,集散度高的特点,依靠市场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近年来,该镇集聚30多家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到镇区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名,经济总收入占全镇的80%以上,壮大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增长。  

  (四)制定政策,扩大了城镇建设规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xx镇本着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该镇规定,对进镇建房经商农民,免交镇政府统筹费和村提留;对在小城镇新上的工商项目,镇里给予最优惠待遇等。这些优惠政策,激发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积极性,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膨胀。  

  (五)强化管理,营造了城镇建设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xx镇的城镇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装璜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组建了环卫所,负责整个镇区街道的环境卫生,先后投资30余万元,上了叉车、翻斗车,增设了40多个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镇区的环境卫生;不断加大对小城镇的治安管理力度,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夯实基础,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按照“把城镇建设得像花园”的总体要求,适度超前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城镇。近十年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2.6亿元,完成政府街、车站街、井塘街、建设街、上游街、白钢街等主要道路硬化,扩供自来水1.2万方,新增城区110kv变压箱1台,加宽322国道过境路段,建设休闲娱乐的街心公园和 2万平方米 的农村客运站,新增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