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市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8浏览:2160下载253次收藏
   文化是民族之魂、城市之根,是生产力、竞争力;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民族奋进的号角、先进政党的旗帜;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文化的协调、提升和超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在文化的复兴。
  建设“文化武汉”,关乎立市之本、治市之策、强市之路,关乎各级党委和政府、每一单位、每个企业和每位 市民;建设“文化武汉”,应大力推进“文化的物化”、发展“主体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开放”,不断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市。
  “物化的文化”与“文化的物化”
  文化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物化的文化”,即文化以物化形式存在,属广义的文化,如书籍、绘画等各类艺术品,以至各类物质产品,包括工商企业产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式各样的建筑等。“文化的物化”,是人们用文化改造客观世界、建设城市、美化家园,实质上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武汉煌煌3500年的历史,文化遗址众多,殷商时期的盘龙文化遗址,近代的汉口老租界、辛亥革命的标志物红楼,现代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这些“文化的化石”、“凝固的史诗”,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武汉这座古老城市的“根”,是江城这座开放城市的“名片”。对于这些物化了的文化,各级高度重视,调查摸底、规划论证、修缮保护;各界也密切关注,建言献策,“抢救历史”、“保护文物”的呼声和行动从来未曾中断。这是历史的可喜的进步!
  在强调“物化的文化”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物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并开辟新的领域。武汉引为骄傲的盘龙文化、三国文化、木兰文化、黄鹤文化、知音文化、首义文化,历史悠久厚重,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但“物化”得还很不够。比如,餐饮业是武汉的一大特色,“吃在武汉”已形成品牌,然而富丽堂皇、特色各具的餐馆、酒店,向人们展示的往往是进口的大理石、水晶灯、西洋画,黄鹤传说、三国史话、木兰故事、知音诗画等反映武汉个性文化特色的东西则鲜有所见,武汉个性文化之“重”之“特”体现得很不够。这说明,如何充分释放文化的活力,通过文化的融入和渗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武汉市提出“文化强市”方略,整体规划城市文化布局,旨在推进“文化的物化”。这是把悠久的历史文化“物化”为城市形态、城市亮点和城市景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把我们要弘扬的城市先进文化,渗透到每个地区、每个部门的工作之中,物化到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熔铸到城市精神之中,让精神的、无形的东西变为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提升企业、部门和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经过“文化的物化”的洗礼,往往又会形成新的“物化的文化”。“物化的文化”与“文化的物化”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形成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生动图景,从而永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的主体”与“主体的文化”
  文化的主体是人,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在创造光辉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动力。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位市民,都是文化的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先进文化塑造城市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