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太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5-08-25浏览:2614下载243次收藏

 太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一、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在市场调控和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太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由小到大, 经营层次由低到高,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全市共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17个,培育 和发展种植基地130个,养殖基地95个,种植专业村191个,养殖专业村128个,形成3个大型 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3个专业批发市场,156个城乡集贸市场,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经营大 户650个,带动农户18万户。但是,这种发展是基础性和起步性的积累,太原农业产业化还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营机制还不完善,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市场的竞争力还不强, 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生产基地建设集约 化程度较低,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综合开发能力不强;二是农副产品加工滞后,精品 、名牌产品甚少,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多,与省会城市地 位极不相称。在现有的8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型企业少,中小型企业居多,销售收入超 亿元的只有2家,5000万元以上的6家,1000万元以上的13家。以销售收入衡量,在中西部地 区处于中游水平,在全省排在第四位;三是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尚未形成规模较大、辐 射较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外销渠道,生产受当地市场需求制约较重,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 化程度较低。现有农户27万户,而中介服务组织只有33个,由此所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远 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网络不完善、不配套,造成 市场效益的严重流失;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不够,产业链条没有拉长,产 业聚集效应没有形成,产业导向不明确,缺乏一个科学的产业规划,还停留在就农业而抓农 业、就企业而发展企业、就项目而上项目的层次上;五是尚未形成带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的优秀企业家群体。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后备人才不足 ,培养重视不够,有实力的大企业加盟农业领域的不多,现有的有管理专长,又能驾驭市场 的高素质人才较少等。

  二、思路与重点思路决定出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太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 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一、二、三产业发展的 原则,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精品农业、 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建设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为突破口,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全省农产品加工中心和集散中心步伐,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 营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综合系统工程。当前,要围绕发展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跳出农业 抓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跳出农村抓农业,统筹城乡资源和生产力要素,挖 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潜力,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建设形成具有太原特色的“三区一带”农业发展格 局

  太原市现有耕地面积16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6000万亩的2.6%,其中平川地区53万亩 ,丘陵地区107万亩,耕地资源极其有限,而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满足104万农民、51万农村劳 动力实现小康生活的要求,必须着眼于农业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以精品 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规划和布局具有我市特色的城市农业经 济区、城郊农业经济区、生态农业经济区及大运路农业经济产业带的“三区一带”农业发展 格局。城市农业经济区是以市区为中心,依托城市资本、技术密集、市场发达的优势,大力 发展稀特蔬菜、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建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 高科技农业,市场稀缺、富有特色、价值较高的高附加值农业,农游合一、城市文明与农村 文化相融合的观光休闲农业及工厂化种养、计算机控制的设施农业等,实现农产品工厂化生 产、集约化经营,城市资源与农村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把优势产品培育成优势产业,逐步形 成一批一产连接三产的新型产业,使之成为最为发达、效益最高的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 效农业聚集区。城郊农业经济区是在清徐县南部以及阳曲县中北部由平川区向山区过渡地带 。依托土地面积较大,离城市中心区较近,交通便利的优势,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养殖,大 力培植优质粮、蔬菜、畜牧、苗木、瓜果等产业,建成最大的优质果蔬、畜产品生产基地。 生态农业经济区是在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东西山。发挥土地广阔的优势,结合退耕还 林,大规模植树种草,恢复自然生态,着力培植畜牧业、林果业、饲草业,古交、娄烦、阳 曲要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生产,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 的有效结合,建成森林生态基地和草地畜牧业生态基地。大运路农业产业经济带是将地处大 运高速公路沿线县区的土地、矿产、旅游、人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按 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城市资源与农村生产力要素,整合本市农 业资源与国内外资源,规划建设大运路沿线小城镇群,着力培育蔬菜、花卉、畜牧养殖、精 密铸造、新型建材、不锈钢制品、食品加工、专业市场等优势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工业园区 ,壮大乡镇企业实力,打造优质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提升农产品的数 量和质量。通过优化对“三区一带”的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太原的龙头企业聚集区、优质 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集散流通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狠抓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组织实施旨在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三大工程”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优势主导产业是重要基础。菜业、牧业、醋业是太原市农业 最具发展潜力,近几年可以做大做强的优势特色产业,要最大限度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加以推 进。一是抓好菜业发展工程。目前种植的40万亩蔬菜,以大白菜、茴子白、黄瓜、西葫芦、 土豆等北方菜为主的生产总量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鲜细菜、稀特菜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 产成本的限制,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外地输入。须大力引进新技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太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