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人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
中央历次主题教育活动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党员干部如何改进作风、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内容。但“四风”问题仍然屡禁不止,百姓利益仍然屡遭侵害。除了客观原因之外,重要的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制度法规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视制度形同虚设。
这不禁让人想到网传的一个央视记者采访大爷的段子:
记者:“大爷,您对今年新政反腐要动真格的怎么看?”
大爷:“你的意思是往年都是闹着玩的吗?”
虽是一个段子,但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角度考量,这是否也是也是一种民意的无奈与表达呢?
过去一年多来,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再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发布……党中央驰而不息反“四风”,党员干部普遍感到,强化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政治清廉的希望。一项项铁的规定和措施、一次次振聋发聩的讲话和警示、一件件贪污腐败分子落马的案子、给了社会公众极大信心,让大小贪官生畏。网上但凡出现贪官落马的消息就引来一片叫好,网易新闻报道兰考县民主生活会更是引来上万跟帖,而且全部是正面评价,很罕见。群众对于“动真格”的期望由此可见。
联系自身,活动效应就是从内心的最深处受到了启迪,明白了“干一行,爱一行”的道理,明白了要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来开展工作,看到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坚持什么,弥补什么。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可以把此次活动当作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工作、生活的总结。下面,将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我相信,通过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自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熟悉业务,更好地开展工作。
存在的问题
对照党章,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二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强,效果不佳。对于先进的政治理论和中省养老保险相关动态不能持续及时掌握,或者临时抱佛脚,找依据,找参考。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满足于学习参加了,笔记记全了,心得体会写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思想的精髓,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在工作中,部署工作照抄照转,不善于结合实际;习惯于用会议落实工作,疏于分解责任,跟踪推进不力。忽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对照廉政准则,存在随大流的现象。不能摆脱自己的惰性,每个人都追求享受,于是面对那么多对自己的要求,便产生了数不清的可以“宽恕”的理由。要求自己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很多照顾,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对一些腐败现象,睁只眼闭只眼。在周围群众对社会现象不满,发表和持有过激言论时,坚决地站出来不果断。虽然对人情风比较反对,但碍于情面,对一些婚宴、寿宴实在推不掉,也就去参加;有请吃和吃请现象,偶尔和战友、同学、朋友等一些无求于已的人吃吃喝喝,有时花钱大手大脚、认为反正花的是自己的工资,别人管不着。有时有与同学比进步快慢,比收入高低的想法,对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存在疑问。
对照群众期盼,存在作风时紧时松的现象。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存在“重布置、轻落实”的问题,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着在工作中找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结果往往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应付、对付思想,承办
办公室人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
本文2014-06-04 09:52:16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