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对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5-26浏览:2251下载141次收藏

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也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与法律赋予人大职责,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我县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近年来受理人大信访件统计情况  

我县人大常委会近五年来共受理来信163件(含联名信13件,重复信40件),来访共96批270余人次,重复信访约占总量的15.44%。其中,今年1-9月受理来信15件(含联名信2件,重复访3件),来访共10批30余人次,重复信访约占总量的12%。  

二、当前人大信访呈现的特点分析  

一是涉法类信访较多,这类信访件大多因为法院不受理或者执行难等现象所导致的。  

二是民政救助类信访增多。百姓遇事向政府求助的意识显著增强,大病医疗、劳动权益保护等求助信访事件呈明显增加趋向。  

三是申诉控告类信访较多,主要是控诉基层政府、公安、司法机构不作为现象以及村委会干部作风问题,这类信件一信多投现象较普遍。  

四是重复信访件较多。这类信访件多数事情涉及面广较难解决,老上访户重访情况。如各种企业改制要求落实待遇、征地拆迁补偿、山林权属纠纷等问题。  

三、当前人大信访产生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是社会大环境影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各种现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逐渐凸现,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各阶层间、各群体间、各个体间的矛盾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国家在社会保障、农民工维权、医保农合等方面工作力度逐渐加大,以及少数群众法制意识还不够强等因素,导致来人大诉求的群众不断增多。  

二是责任不明、少数单位或干部作风不实。有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几个相关单位和部门,并非某一部门所能解决的,这些相关单位和部门谁也不愿主动承担协调处理任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对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