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现行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行政审批效率低。园区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虽然拥有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但在实际运行中部分重点事项
不能下放,致使园区审批环节多,协调难度大,办事效率低,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土地瓶颈日益凸显。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现有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供地日趋紧张,土地瓶颈制约效应凸显,发展空间明显不足,造成园区项目难以落地。土地作为园区项目的载体,扩区升级迫在眉睫。
三是财政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园区目前虽然度过了初创期,产业特色不断显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随着大项目的不断落户,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园区财力增长的速度滞后于刚性支出(征地拆迁、土地成本、“九通一平”配套等)增速,加之房地产出现拐点,政府债务控减,使得财政支出和资金筹措压力增大。
四是人才管理方式有待破题。园区肩负着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是人才资源按市场化要求配置最迫切的地方,客观上需要在人才管理体制上推行市场化管理模式。但目前由于体制原因,人才管理基本采用政府机关模式,编制人员与非编人员薪酬水平、管理模式基本接近,园区急缺的高层次规划、投融资、资本运作人才招不进、留不住。
二、完善园区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事权集中,管理统一的开发机制。
赋予园区较大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园区在管辖的区域内自主进行改革创新,实行先行先试。
一是改革行政审批程序。行政审批的进度与项目建设速度息息相关。为加快项目建设,一方面,可实行“并联审批”制度,对相关项目进行预审批,国土、规划、环保、消防等部门提前介入;另一方面,市、区可适当下放相关审批权限,将涉及的规划、国土、城管、住建、环保、消防等市级层面的审批权限,下放至xx区或园区。
二是建立协调会办机制。园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帮助。由于开发区归口商务部门,建议由商务部门牵头,定期梳理、汇总开发区建设、项目审批推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及时与市、区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对接、协调会办机制,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三是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实行更加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提高园区财税收留成比例,加大市、区财政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对重大产业项目、新兴产业项目以及市双百工程项目给予更大的财税支持,降低市、区税收分成比例,重特大项目、总部经济项目
关于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本文2014-05-21 16:09:2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476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