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审时度势 登高望远 激情跨越 勇当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审时度势 登高望远 激情跨越
勇当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在***区**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月*日)
同志们:
去年底,省、市经济工作会相继召开。 2月16日 ,春节上班后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万人规模的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利用一年时间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前不久召开的区“两会”,已经对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下面,我结合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就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讲几点意见。会上,**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审时度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豪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对形势的科学研判,是我们解放思想、激情跨越,加快建设现代新城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审时度势,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自豪。
(一)坚实的发展基础让我们自豪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正确领导下,紧扣战略目标,践行科学发展,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
一是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13.7%;区域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亿元,增长4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50.1%,增幅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41.8%;外贸出口**亿美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9528元,增长18%。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宜昌国际广场、上海月星商业综合体、长江国际文化广场、诺亚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首信财富中心、机械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安能生物质热电、中南橡胶等项目加快推进,鑫鼎汽配机电城、燕狮科技等项目建成运营。我区已成为全市项目建设最密集的区域。完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区级统筹、乡级管理、村级实施”机制,探索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机制,拆迁征收任务全面完成。成立村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设立**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村民集中安置小区新开工30万平方米,竣工24万平方米,分配入户2234套。
三是发展质效快速提升。安琪酵母公司在全市首获“长江质量奖”、入选“湖北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五环钻机具公司在全市唯一获评“2012年度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劲森光电公司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跻身全省优秀民营企业行列。红旗双益电缆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东站物流园升格为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旅游业提档升级,我区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共同科技企业创业园、共升都市工业园开工建设。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增长18.3%。村集体经常性总收入**万元,村平**万元。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以汉宜高铁通车运营为标志,我区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开工建设东艳路二期、合益路、东山三路、柏临河路等城市道路28条,总里程达 54.3公里 。“伍家岗——现代新城中心”发展论坛、宜昌市第21届秋季房交会成功举办。房地产新开工160万平方米,在建408万平方米,竣工59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迎检任务。扎实推进杂居小区改造、拆违控违、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第一名。
五是发展成果充分共享。全年财政民生类支出**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77%,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向全省推介。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被评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最美警察”王劲松同志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12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率先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规模还不够大,部分项目落地难、开工难、推进不够快,城市建设管理的压力急剧增加,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要求,少数干部抓经济的能力还不够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绝佳的发展机遇让我们自豪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综观当前形势,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发展大环境持续向好。党的十八大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全省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力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这些重大机遇正在我区产生叠加放大效应。
二是新区建设的机遇绝无仅有。市委市政府将新区建设作为当前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头等大事,实施跨江发展、两岸并进,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打造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五年再造一个新宜昌”。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实施142个城市建设项目。宜昌新区100平方公里的建筑用地规划中,有60平方公里在我区境内,新的市级中央行政区、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功能区选址位于东站片区、五一广场周边区域,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及总里程达 53.7公里 的城市道路即将启动建设。这是我区跨越发展所拥有的最大最直接最现实最可抓住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绝无仅有。
三是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项目云集,成为跨越发展的最强推力。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效应日益凸显。城乡一体,发展空间迅速扩大、承载力大幅提升。群情振奋,抢机遇、谋发展、促跨越,成为全区共识,发展气场空前强大。
机遇稍纵即逝,务必倍加珍惜。看不到机遇是愚钝之人,抓不住机遇是平庸之人,错失机遇是历史罪人。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新城中心,是时代、组织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性重要责任、艰巨任务。沧海桑田,我们见证了**区由曾经的穷乡僻壤变成今天的繁华都市,成为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主战场、增长极。今天,我们又将见证并亲身参与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新区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做好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思想准备,勇于担当,敢于试错,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必须拓展新视野,把**区放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城市建设、产业培育的理念观念、战略思路、机制路径都要具备国际视野、切合经济规律、符合时代要求;必须塑造新理念,牢固树立后现代理念、产城共荣理念、共建共享理念,真正实现开拓一片新区、兴起一方产业、建成一座新城、幸福一方百姓;必须树立新标准,努力打造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产业和一流的城市;必须实现新作为,坚定特大的决心,拿出特大的气魄,激发特大的干劲,全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市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发展,在创造性实践中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三)奋进的发展目标让我们自豪
目标是导向,是压力,更是动力。目标定位影响甚至决定工作结果。《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在绝佳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的目标必须昂扬奋进、掷地有声。
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年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区域性财政收入增长3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努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确定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一是要求使然。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二二”的奋斗目标,力争2013年生产总值冲**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至3个百分点。区七次党代会也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区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城区前列。作为核心区、主战场、增长极,我区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全市跨越发展实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二是机遇使然。如果不能抓住宜昌新区建设的绝佳机遇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我们将有愧于时代、有愧于组织、有愧于人民。三是基础使然。经过多年扎扎实实地打基础,我区的影响力、竞争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具备了跨越发展的惯性和态势,实现和超过这些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各单位各部门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确定更加积极进取、催人奋进的工作目标,以好于、快于常规发展的成效,为跨越发展多做贡献。
二、登高望远,我们必须更加自信
加快宜昌新区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任务非常艰巨,时间转瞬即逝。今年是新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开局决定全局,必须从现在开始,一天都不能耽搁,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抢抓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紧扣新城中心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燃烧激情,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坚定城市自信,始终把城市发展作为主平台
市级中央行政区、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功能区都选址在我区境内,充分说明我区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中处于战略要冲地位。我们要坚定作为核心功能区的城市自信,始终把城市发展作为主平台,把服务和推动新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全面提升城市产业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城市规模和品质协调发展。
要把征地拆迁、村民安置摆在第一位。大拆迁、大安置,才能大建设。要以非常之态度、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作风、非常之办法,坚持大员上阵,明确工作职责,充实工作力量,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无条件、无障碍、无阻力服务、服从于新区建设”的局面。要严格按照市级中央行政区、中央商务区及新区建设重大项目的开工时间,倒排征迁工作时间表,确保征拆工作任务按时完成、项目按时开工顺利推进。要坚持安置先行,加快共谊、共强、共联、火光、旭光等村安置小区建设。安置小区建设,必须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品质。设计必须高水平,建设必须高标准,监管必须全过程。二是确保进度。今年的保底目标是新开工5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20万平方米以上,要力争新开工8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30万平方米以上,让村民早迁新居。
要加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开
(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审时度势 登高望远 激情跨越 勇当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本文2014-05-16 11:09:03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