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五月四日青年培训会上的事迹分享(散文集创作感悟)

栏目:演讲稿发布:2014-05-14浏览:2309下载154次收藏

在五月五日全县青年培训班上的事迹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散文集《水韵公安》的创作过程和感悟。  

开始讲之前,我想问在座各位一个问题。每天的凌晨二三点,大家一般在干什么?(         )而我却习惯在凌晨二三点钟醒来,看书、写作,我在《水韵公安》的后记中是这样写的:“又在凌晨三点醒来。世界正在沉睡。每每此时醒来,开始看书、写作,这是一年多来养成的习惯。这一不良习惯的出现,与读者手上这本不算太厚的《水韵公安》有关。”这段话绝无半点的夸张,我的《水韵公安》确实就是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完全是靠熬更守夜,还有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写出来的。为自己生活的家乡写一本书,过去未曾敢想过。我的写作机缘是源于县政协要组织撰写一本有关公安水文化的书,我是年轻的政协常委,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就把我定为了执笔人选之一。但当时我在文化局办公室工作,整个办公室就我一个人,事多且杂,每天的工作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写另外的东西,虽然我对此有兴趣,但还是一口回绝了。可两个月后,文史委的张艾梅主任再次找到我,让我再考虑考虑,并说近日市里有一个水利专家要来讲课,请我到时一定去听一下。我是个拉不下脸面的人,就答应去听听,谁想到这堂课,竟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  

讲课的易光曙老人,已八十高龄了,是荆州地区的水文专家,他从云梦古泽说起,将公安水的历史娓娓道来,听得原本是以捧场的心情来听课的我一时心潮难平。原来,公安的“百湖之县”的称谓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公安千亩以上面积的湖真有一百个。水是公安的魂之所在,命之所系,没有水,就没有沃野千里,如诗如画,“鱼米之乡”的水乡平原。然而水又是公安人心中的最大的痛楚。公安历来是一块水患之地,“水涨则成巨浸”、“官民所患莫大于水”,历代的县官,莫不把治水作为头等大事,筑堤修坝,以防水患,但也有混账县令,竟然上书皇帝“……不如舍此二百里……”,不敢想象如果当时皇帝听信了他的话,那如今中国的版图上是不是就没有公安这个名字了……公安的历史,就是一部公安人与水抗争的历史啊。易老最后的一番话语更是刺中了我心中的某个痛处:“……我们公安的‘百湖’现在还剩多少?我们的年轻一代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历史?再不把这些历史资料整理,就要被我们这些老家伙带进棺材了……”我听了羞愧万分,我就是那不知地方历史的年轻一代中的一份子啊!我还记起了98特大洪水的那一年,准备开闸泄洪,公安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许多的媒体记者都涌到了公安,其中有个《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叫王磊的,来图书馆来找有关水方面的地方文献,我翻遍了所有的馆藏文献都没有找到,看着他既惊讶又失望的表情,作为一个公安人,那一刻我感到万分的羞愧。我还想到,在文化系统工作的这些年里,对本土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承和守护方面面临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是深有体会的。像袁伯华、鄢家声、陈善文、毛祖贵、熊永、李寿和、丁楚章等一批懂文化、爱文化的老文化人有的退休了,有的迁居外地,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五月四日青年培训会上的事迹分享(散文集创作感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