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好三态 践行三担当精神
调整好“三态”,践行“三担当”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要是为了解决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象地讲,是要解决干部中存在的不真实、不朴实、不老实的问题。原因是目前社会发展的格局变了,生活环境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变得远了,情感变淡了,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要求,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只讲原则性的话,不太愿意干具体的活,有的不下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满足于听取汇报或者用文件来代替落,有的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从个人的政绩出发,仅希望在电视上留影,广播里留声,报纸上留字,有的干部看到从商的人富了,心里不平衡,工作中牢骚就出来了,更有甚者因贪婪所害成了人民的罪人。
要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党的宗旨,就要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无官架子,无特殊化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调整“姿态、状态、心态”解决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一等”、工作做做样子、摆姿态、走过场等的问题。
一要调整姿态,眼睛向下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做起,“访最贫困家庭,听最真实意见”,多为社会底层、为平民百姓发声,“用最实在的方法,解最急迫的问题”,真正把群众路线
调整好三态 践行三担当精神
点击下载
本文2014-05-13 14:40:22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378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