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委书记在三问三思三破三立讨论会上的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4-04-24浏览:2523下载198次收藏

 

  开展“三问三思、三破三立”专题学习讨论对于xx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去理解把握并立足xx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我想需要从两方面去认识。

  关于“三问三思、三破三立”的基本认识

  首先,“三问三思、三破三立”着眼点在于发展。离开发展,前提就不成立。我们根本的目的是要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以最低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社会成效。原始的生态发展方式对生态破坏最少,但它不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还是要发展,更好更快地发展。

  其次,“三问三思、三破三立”体现出的发展路径就是绿色生态发展。《丽水日报》发表了《准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科学内涵》文章,阐述了绿色生态发展的内涵。绿色发展就是要资源消耗少,投入产出高;生态发展则考虑对环境影响小。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绿色生态发展。

  第三,“三问三思、三破三立”透露出的工作氛围并没有“松绑”。“三破三立”中“破除省里为我们考核松绑就是不要干事的误区,树立‘秀山丽水自图强’的理念”,我感觉没有任何“松绑”,并没有因为说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就松绑。事实上也不可能松绑,从大的方面说,“两个一百年”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艰巨而光荣;从小的方面说,我县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重道远。

  第四,从“三问三思、三破三立”引出一个更值得大家反思的问题,那就是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到现在为止大家并不是都掌握好了。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偏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象还常会发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以正确的政绩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做保障。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不正确,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如果贯彻不好,那么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一些地方经济是上去了,但水质变差了,蓝天白云没了,人居环境很差,那么那种高收入还有什么意义?又如城市发展了,越来越大,但城市病却越来越突出,人越来越压抑,那又有什么意义?又如经济总量是得到快速增长,但贫富差距大,社会矛盾在增多,对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将极为不利,等等。

  结合我县实际,对“三问三思、三破三立”的深刻思考

  (一)欠发达是我县的主要矛盾,发展是永恒的主题。xx经济总量很小,在总量很小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质量;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交通瓶颈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财政基础弱,底子薄,还有人才欠缺,等等。xx发展不发展,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存贷款的增长,另一个是土地的转用。从存贷款看,去年年底存款65亿,今年1-2月存款达到75亿,增速排名在全市名列前茅;贷款去年年底57亿,现在已接近63亿。土地流转更不用说连续两年在全市排在前列。但这是我们县纵向来看的,横向来看,我们的经济总量等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仍处在下游、倒数的行列。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严重滞后,所以,xx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

  (二)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必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1、必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两座山”的关系分“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首先,好理解的是前面两个阶段。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就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的丰富、物质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就是说既要发展,也要保护环境。既然要发展,就要消耗资源,环境要做出一定牺牲;又要绿水青山,那就是也要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两个并重的概念。

  其次,易误解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生态发展就是绝对无污染的发展。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外界及省级一些部门会认为,省里已经不考核我们的gdp和工业,那么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就不要发展工业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发展工业,我们本身条件不好,现在省委、省政府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了,就不用招商引资,不用搞工业了。二是绿色生态发展就是不开发式的发展。比如土地开发工作,既然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那为什么还要搞那么多的土地开发。还有产业集聚问题也一样。

  第三,难把握的是第三个阶段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委书记在三问三思三破三立讨论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