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中常见的偏差”(铁路系统)
抓安全,是我们基层站段当前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就没有畅通,没有畅通就没有效益。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是基层站段传递安全管理信息、指令的必要途径,是管理层正确行使管理权力、统一管理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领导班子落实上级管理思路时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强化干部职工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在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不断纠正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落实中存在的偏差,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确保指导思想的统一和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必须引起铁路部门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深入思考。
一、当前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落实中存在的一些偏差
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系统地体现了“权利”的传递和“责任”的加压,贯穿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纠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为因素造成暧昧的管理关系
思想是行为的统率,人是管理的主体。在外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的意识决定了行为的轨迹和结果。当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不能相吻合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意识必将成为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的阻碍,必定会在执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上会有很大不同。这是造成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力的根本原因。
2、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恐慌症”
我们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现行的考核机制矛头直指问题,使“问题”与“利益”间产生了联动的关系。对于基层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从下至上一级比一级清楚,股室主任比段领导清楚、车间负责人比股室主任清楚、班组长比车间负责人清楚;而在处理问题的权力上却与此相反,从下至上一级强过一级。在强制性的“问题”与“利益”的联动关系作用下,下级不能、或者说不敢对上级完全负责,发生了问题便一级瞒一级,报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过上级检查。处理不了,想办法,办法正确吗?没有办法,先拖着,拖得起吗?这种只顾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错误态度,往往是酿成悲剧的催化剂,也是实现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闭合循环的“拦路虎”。
3、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造成的矛盾
责任的最终落脚点是个人;担负责任的大小、轻重决定着个人应得利益的多少。从安全管理“责、权、利”的走势上来看,是自上而下递减的;从矛盾的产生点来看,是自上而下递增的。举个例子:尽管考核和奖励是自上而下一级对一级的,但是一名一线的职工,他的收入有可能受到来自局、处、站段、车间、班组等各级的影响;作为集体的一员,本班组的任何一名职工违章违纪,都有可能使他的利益严重受损,而他人的突出成绩他却无从分享。矛盾产生点自上而下递增的实际,使这种情况越往基层越突出地呈现出来,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不断加深。
4、结果型管理是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的“杀手”
在
试析“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中常见的偏差”(铁路系统)
本文2005-08-24 10:55: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20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