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市第二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4-04-16浏览:2640下载180次收藏

xx市第二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为规范、有序、高质量地完成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郑政文〔2014〕101号)的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普查的意义和目标  

我市可移动文物种类多、数量多、价值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实物见证。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利于准确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市文物资源基本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与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有利于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在推动我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市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总体评价我市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建立、完善我市可移动文物认定体系;建立、完善我市可移动文物档案和可移动文物名录;建立、完善我市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为文物的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建立我市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此次普查重在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收藏现状调查和基本信息登记,不改变文物的权属现状,可依法流通的文物保障其合法流通的权利。  

二、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法人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具体是:(一)1949年(含1949年)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等。(二)1949年以后的部分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已进入国有博物馆收藏登记的藏品和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目录》的文物。(三)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是: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和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以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  

三、普查的技术路线  

按照属地调查与行业调查相结合,单位自查申报与集中调查相结合,传统调查方法和新技术应用相结合,普查与文物清库建档、定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可移动文物普查技术路线。  

(一)统一规划、分级负责  

普查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国有单位全面参加的方式实施。xx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xx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按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  

(二)统一标准、规范登记  

我市严格执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普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单位登记表》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登记表》及其著录说明。  

2.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登录标准。根据《馆藏文物登录规范》制定文物分类、定名、年代、计量等文物登录标准及文物认定程序。  

3.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名录编制规范、文物收藏单位名录编制规范、工作报告编制规范、建档备案工作规范。  

4.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和文物收藏单位编码规范、信息采集技术要求和规范、文物数据汇总规范、电子数据处理工作规范、数据移植规范等。  

5.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软件、信息登录系统、单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应用服务系统。  

(三)统一平台、联网直报  

普查实施统一平台、联网直报、一次入库、分级审核、动态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上报和管理在国家统一平台上集中进行。xx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全市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上的信息,备份动态运行的数据库系统。各国有单位在统一平台上注册本单位专有账号,按照统一规范进行文物信息登录。各级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分配审核账号,依照权限在平台上对登录信息逐级审核。  

(四)属地管理、以县(市、区)为单元  

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国有单位普查登记、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和文物认定,普查档案建立、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等,建立我市国有单位全部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五)信息整合、资源统筹  

普查信息数据库建设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成果,科学整合现有资源。本次普查前已经建档且完成信息化的文物数据,可根据统一技术标准,批量导入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普查质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市第二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