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 敢为民担当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精神的主线,贯穿着强烈的担当意识。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为各级干部忠实履行职责提供了行动标杆,为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具体而全面的担当就是最好的行动。时间回到3月1日,刘云山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当前,我镇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像焦裕禄那样敢于担当,才能除行为之垢,解群众之忧,破现实难题,聚发展合力。今天,我就以《学习焦裕禄,敢为民担当》为题,谈谈我的认识与体会。
一、要领会担当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不同领域,不同的角度下,担当有不同的诠释。“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担当誓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有志者身处困境自我担当意念的坦露;而“事不避难,奋勇向前”则应是一个党员干部致力于为民担当的庄严承诺。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担当是一种境界,是“铁肩担道义”的铮铮誓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的无私奉献……人民的好儿子沈浩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组工干部的典范尹中强碰难不退缩,以“拼命三郎”的担当精神写就忠诚奉献的壮丽诗篇。他参加工作26年来,平均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即使身患重症昏迷12天,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仍是打着手势询问手头尚未完成的工作。大连市巴士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停在路边,用力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人却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诚然在这个社会中,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但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必须把担当国家、人民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自觉实践。这种境界最基本的根源就是作为一个干部必须在本职岗位上全心全力、兢兢业业办成事、办好事,必须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担当是一种责任。人生需要担当,家庭需要担当,单位需要担当,政党需要担当,社会更需要担当。当年焦裕禄同志以“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带领群众为最苦最穷最难的兰考闯出一条生路,展现了一种大责任、大勇气、大担当。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岗位和职务已经赋予了我们责任和义务。党员干部要敢作敢为,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不担当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家庭负责,这是老百姓的担当。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面对沼山人民的期待,为了沼山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义不容辞地对事业负责。
担当是一种自觉。担当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理性行为。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这就不是担当。想干成一件事,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当“太平官”。一个勇于担当的干部,其身上总有一种敢说敢为、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有一种勇立潮头、勇创一流的豪迈气概。会自发地同强的比,与快的赛,向高的攀。对确定的目标任务,能积极地从改革上找出路,在创新上想办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创新的举措增强发展活力,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点,发展新亮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总是主动地坚持一抓到底,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停顿,一刻也不放松,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把事做好。
担当就是“扛起来”!对全镇党员干部来说,“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来,干部下来”,这就是我们对事业的担当。我们今天的作为,要经得起历史的评说,经得起群众的评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担当。作好吃苦、奉献、长期奋斗的准备,为沼山人民实实在在办一些事情,这是我们对人民的担当。人们看一个干部合不合格,首先看其在难题面前敢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不敢闯。如果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不敢负责,前怕狼,后怕虎,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抓工作畏首畏尾,谋改革怕担风险,想发展裹足不前,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干部,只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面对我们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各项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创新发展进程中真正能“扛起来”。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咬定青山不放松,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
担当还是“一切立足于干成”。一切立足于干成是政府的第一本领。业靠人兴,事在人为。事虽难,为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我们要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占位必司职,无为就让座的为政理念,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今日事今日毕。各种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立足于干成,就要不争论、不议论,埋头干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老一辈领导人对不争论和务实苦干的精辟论断,对沼山这样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讲,今天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埋头干事,把事干成。应在干部中倡导“团结就好,干事就好,成功就好”、“敢于负责,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的理念。评价干部的标尺也应是“只要是干事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只要是干事的干部,就是我们喜欢的干部;只要是干事的干部,也一定是我们爱护的干部”。什么叫埋头干事? 埋头干事就是敢干不怕干、真干不假干、大干不小干、快干不慢干。什么叫把事干成?把事干成就是把别人不敢办的事情办了,把别人不愿办的事情办了,把大家认为是难办的事办了,把别人认为办不了事的办了,把群众期待的事情办了。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习总书记对担当精神作出了科学阐释,也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敢于担当,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展示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政治品质,彰显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饱含着对完成使命的强大自信,充满着对肩负责任的坚定执着,践行着一心为民的宗旨要求。正是靠着这种担当,我们党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勇往直前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照照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红红脸、出出汗后,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见贤思齐、勘误纠错。大力发扬为民担当的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根本宗旨。为服务沼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二、要增强担当的意识
我们现在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时代。时代的呼唤需要担当,承载使命亦要担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负有责任。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担当既是时代召唤下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个体自觉中的一种主观努力,其核心是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锤炼自我,担当自我;“厚德载物”是历练世事,担当世事。由成就自我,再到改造世界,
学习焦裕禄 敢为民担当
本文2014-04-12 11:38:57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