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 推进XX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党和国家作出的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全省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到来。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门类齐全,文化环境优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无可争议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文化建设基础,理应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一、关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的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把我市确定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心城市,体现出对我市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进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绝好契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集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全面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的宏伟目标。
(一)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相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对推动我省、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2012年11月1日,我市专门召开“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打造国际旅游城”动员大会,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进行了动员部署。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是繁荣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随着全市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是摆在全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神圣使命。虽然我市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较好地改善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全面发挥,城市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和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等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为此,我们要通过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更完善的设施、更优质的服务、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三)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是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用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市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丰厚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资源,为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仍然偏小,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偏低,巨大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效益凸显的产业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无烟工业”,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的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竞争态势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我们要抓住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的契机,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在繁荣全市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生活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产力的需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近年来我市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之一,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分别荣获全国、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阻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比如一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不足,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一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效益提升不明显;一些民营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政策支持不够,发展壮大乏力;一些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动力不足;一些文化部门和单位仍然沿袭多年来“办文化”的工作格局,政事不分,“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的过程中,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化部门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打造**文化品牌,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营造氛围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建安文化、古都文化、戏曲文化和红旗渠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不断推出具有**特色、**风格、**气派的精品力作。重点抓好舞台艺术的创作与生产,在全省大赛中保持领先位次,争创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文华奖”。抓好大型室内演艺剧项目,打造展示**历史和文化形象的代表性剧目。努力挖掘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加强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和提高,继承和发展以崔派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戏剧艺术。适应市场需求,精心策划、运作优秀作品的上演、播映、出版,创、排、演相一致,形成创作演出的良性循环。
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坚持以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和队伍建设,形成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相统一的文化产品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市文艺创作基金和文艺奖励基金,组织好文艺评奖活动,积极推行文艺家签约创作制,采取人员招聘、课题招标、奖投结合的方法,保障和促进重点作品的创作,发挥获奖作品导向、示范作用。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凝聚民心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市文化艺术中心、曹操高陵博物馆、考古博物馆、三杨庄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 推进XX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2014-04-06 19:26:32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103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