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明确“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搞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明白“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纪检监察战线工作者,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认为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是谁”,正确处理“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一、深刻认识“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是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答案只能一个,这就是人民公仆。伟人邓小平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句通俗直白且饱含深情的话语,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我是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决定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没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没有我们党、我们的共产党员、我们党的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核心要义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同志认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内容加以阐述。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强调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到个人来说,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做人民群众的榜样。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认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摆正自己。郑板桥有一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一个封建社会的知县官员,听到萧萧竹声,就想到了百姓疾苦,何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就更应该像他一样,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在古代,河南内乡县衙内有一楹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们共产党人,吃的是百姓饭,穿的是百姓衣,百姓的本色永远不能变、不能丢。只有把老百姓看成父母,看成亲人,才能捧出一颗真心、赢得一片民心。作为党的忠诚卫士,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讲群众感情,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群众渴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群众盼望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我们就狠抓纠风治乱,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群众对不正之风不满,我们就选准目标、集中火力,深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群众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企盼解决的问题,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当群众的贴心人。
二、始终摆正“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们对党群关系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如鱼水关系、舟水关系等。这些深刻认识阐述了党与人民的不可分离性,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纪检监察干部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学风文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并决定从作风问题抓起,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支持和拥护。但是,作风问题
纪委书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
本文2014-04-01 09:58:59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