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大瑶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3-28浏览:2852下载143次收藏

加强xx大瑶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建议  

   

xx县土地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林地面积xxx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xx%,森林面积xx多万亩,森林蓄积量达xx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xx%。境内有维管束植物xxxxx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植物xx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xx种,国家i类珍贵树种x种,ii类珍贵树种xx种。鸟类种类占全国的22%,两栖类占广西的75%,蝶类占广西的60%以上。陆栖脊椎动物有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脊椎动物xx种,昆虫类有xxx种,其中珍稀动物类有xx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xx和我国南方少有的“物种基因库”,生态地位极具重要。加强境内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对全面实现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xxxxx”战略性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困难,保护经费严重不足。我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工业拉动,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林业,1998年全面停止采伐“三林”后,大部分森工企业关闭,每年地方财政减收700多万元,增支100多万元,林业政策性收费减少近200万元,在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特产税、农业税收政策后,全县地方财政又减收近800万元,给本来就缺乏经费来源的县财政造成更大的困难,微薄的财政收入已无力支付日趋增长的保护费用,势必影响全县的生态建设。  

(二)林农的生活需求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长期以来,为了保护好大瑶山的水源林和生态环境,全县广大林农付出了巨大牺牲,特别是禁伐“三林”后,全县7万多林农因此每年减少直接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减收300多元。大部分林农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过着“有树不能砍,有地不能垦”的贫穷日子,林农的返贫现象严重。从2001年起,国家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林农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但每年每亩5元的管护补助经费难以维持林农的正常生活。林农的生活需求给公益林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全县生态建设面临更多的问题。  

(三)区域生态系统不稳定因子仍然存在。xx大瑶山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保护经费紧缺,林农的生产生活问题无法完全解决等因素的影响,盗伐滥伐林木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河流流域的不科学开发和局部矿山的不合理开采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导致系统的各因子不稳定,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加强我县生态林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实行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根据县内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和规划,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依托xx的生态优势,加快生态品牌产品的创建,同时,积极做好产品推广的宣传工作,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同步发展。  

(二)对xx大瑶山生态效益进行系统评估,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xx大瑶山这座“天然绿化水库”,以其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大瑶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