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汇编
近段时间,按照市委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章》、《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资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发展壮大、长期执政的历程,就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历史。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把“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贯穿于实践活动始终,践行到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日常工作中。
一、“为民”——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践行宗旨,施政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我们的执政理念和根本要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拓展和深化,其本质要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依靠群众制定决策。实践证明,只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哪里坚持了群众路线的决策方法,那里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反之,就会出现“好心办了坏事”,出了力,花了钱,群众却未必领情的现象。因此,每一项决策,都应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自觉做到决策前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保证决策“从群众中来”;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保证决策体现群众意志和要求;决策后及时“回到群众中去”,使决策变成群众的实践活动,并依靠群众完善和实施决策。二是要融入群众开展工作。人民群众是水是河是江是海,党员干部是鱼是舟,不能分离,必须融入。融入群众、发动群众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从我区实际看,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招商主体,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民出动,广泛联系,通过实施“人海”战术,使全区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引导好、发展好、保护好这种已经被实践证明管用好用的经验做法,从调动全民力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大力开展“包、联、扶、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一线工作”责任机制,使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在一线、工作指导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经验总结在一线,把到基层工作、到一线指挥、到现场办公作为政治纪律和工作理念,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三是要贴近群众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时刻留意民间疾苦,主动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心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利益得失挂在心上,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问题,特别是应下力气解决好教育“三乱”、公路“三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决不能把问题压在文件里、放在提包内、拖在研究中、议在会议上。
二、“务实”——就是要更加坚定地真抓实干,造福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干部的要求,更是衡量干部的试金石。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一是要务思想之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党员干部在行动上务实,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树立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只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才能在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党的事业,就能够做到讲真话、办实事。否则,一事当前,只想到个人的地位、名声、金钱、家庭,只想到用手中的权力去牟取私利,就不可避免地会弄虚作假、投奸耍滑,就背离了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就会让人民群众戳脊梁骨。二是要务发展之实。当前,我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戮力同心,担负起引领时代发展进步的历史重任。从我们xx区来看,虽然总体发展形势向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发展速度与先进市县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一些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仍然影响着发展质效,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仍然破坏着发展环境。要贯彻落实好省市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产能提升、城乡一体、惠民优先、平安创建、党建统领“七大战略”,实现好提前建成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幸福的小康xx目标,迫切需要各级党政组织踏实务实、真抓实干,需要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实际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三是要务作风之实。把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是衡量广大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尽力从繁杂的应酬中摆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划发展,深入实际开展工作,做到盯着问题搞调研,盯着薄弱环节抓落实,盯着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求创新、求突破,真正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清廉”——就是要更加坚定地反腐倡廉,取信于民
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是对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自身过得硬、行得正才能底气足、腰板直,才经得起人民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一方的发展。一是要慎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用得好可以为人民服务,用得不好就会伤及自己。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牢记,权力姓“公”而不姓“私”,权力是做事的平台而不是谋利的工具,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否则,就会导致我们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淡化、道德防线失守、价值取向失衡、精神追求低下,最终心理扭曲、私欲膨胀、自毁前程。二是要知得失。要正确对待得与失,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做到功名利禄心不动、酒绿灯红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邪风浊流冲不垮,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爱的领导干部形象。 三是要拘小节。对领导干部来说,小节不小,不能认为“微小”不足道,“细小”不足为,“小节”可不拘,在小利小惠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最后积隐成患。要做到“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从慎小事、拘小节做起,真正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坚决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坚决不去;管住自己身边的人,不该做的坚决不做,牢牢筑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使得各种“糖衣炮弹”无隙可乘。
自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央精神、习总书记讲话和省委有关要求,听取了专家辅导报告,结合市委中心组学习和全市加快发展大讨论,使我深刻认识到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刻认识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三项活动内容的重要性。
1、为民,就是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看待,时刻牢记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与群众在一起生活、工作,始终为改善民生而努力奋斗。一是要充分体察民情。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实施干部大下基层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走进村屯、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建立“民生档案”,记好“民生日记”,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员”、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员”、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的“战斗员”、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的“宣传员”、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的“研究员”。二是要广泛集中民智。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借助民族宗教、武装、统战、老干部、科协、工商联等桥梁纽带,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百姓意见,使各界人士的意愿得到通畅表达,使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使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科学。三是要切实化解民忧。在绩效考核上,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将民生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踏踏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各项工作。
2、务实,就是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工作当事业看待,切实转变作风。干部作风是群众幸福的晴雨表、群众路线的试金石。领导干部要带头围绕“实”字做文章,制定措施要符合实际,执行规定要落到实处,开展工作要抓出实效。一是要弘扬真抓实干的进取精神。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切实把现代化大农业、绿色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低空经济产业、石化产业、生化医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十大产业”,打造成xx实现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和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要全面发展“十大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有所乐、贫有所助、城有所管。二是要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坚持工作导向、实绩导向、用人导向的统一,评价干部不看文凭看水平,检验干部不看唱功看做功,使用干部不看资历看能力。注重在经济战线、基层一线、困难火线培养干部,让各方面优秀人才在xx这片热土上创造辉煌的事业、书写精彩的人生。三是要建设战斗有力的基层组织。加强“创业型”农村党组织、“助手型”企业党组织、“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和“满意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能人强乡兴村”和“能人兴区惠民”战略,全力打造特色党建示范工程。
3、清廉,就是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名誉当生命看待,始终保持本色。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我们事业兴旺的根本保证。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真正做到对待权力有敬畏之心、对待名利有平常之心、对待监督有坦荡之心。一是警示教育要常抓不懈。坚持抓早抓小,防范在先,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扩大廉政文化影响力,着力在精神上“补钙”、思想上“除尘”、党性上“防腐”。二是监督管理要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九项规定,狠刹“四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编牢促进权力正确行使的制度笼子。全面推行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查办惩处要不打折扣。要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聚焦“四风”问题,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触及灵魂
总书记强调“切实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切中要害查摆问题、真正敞开思想谈心谈话、真正触及灵魂自我剖析、真正管用办法进行整改”。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正视存在的问题,教育要触及灵魂,整改要刮骨疗伤,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达到预期目的。不触及灵魂,不足以深挖根源、找准问题;不触及灵魂,不足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什么样才是真正的触及灵魂呢?就是要做到“五敬”。
1、要敬忠于党。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深度查摆剖析问题,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涤思想之污、除作风之弊、祛行为之垢。一在内心深处增强党性意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领会党的宗旨内涵,在党为党忧党;二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服从中央、省委、市委决定,敬党建党兴党;三在执行决定上体现党性,执行任务不打折,落实政策不变通。
2、要敬爱于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优良作风,体会到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xx,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始终秉持“两个一切”执政理念,常怀为民爱民忧民之心,多谋助民富民安民之策,多行便民利民惠民之实,以“三年会战、五年奋战”改善民生,提升福祉,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
3、要敬勉于职。事业兴衰成败关键在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
市委书记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汇编
本文2014-03-28 10:17:36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