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士”成群
足球·的士·服装节是大连三张靓丽的名片,顾庆泰是铸就这张的士名片的先行者。在大连,当初的“爱心的士”只有一辆,如今“爱心的士”已成群。
早在1996年,大连的出租汽车管理和服务水平就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经过多年的培育,众多的的哥的姐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宣传员、乘客满意的服务员、旅游观光的导游员、救死扶伤的抢救员和见义勇为的巡逻员”。有8人被授予“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称号,出租车管理处更是连续3年被评为“大连市先进集体”,两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行业”。2003年,荣获了“全国创建设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时任省长的薄熙来致辞称赞:“出租汽车是大连引以为荣的窗口。”
大连出租汽车始于1974年,当时成立了大连市交通公司出租汽车队,共14辆菲亚特牌轿车。以后又扩建为大汽集团,就是今天的“大连名的”——“蓝灯的士”。大连现有出租汽车1.2万辆,悬挂有四种标志顶灯,“蓝灯”为大汽集团,“绿灯”为白云旅游出租汽车公司,“白灯”为集体企业,“黄灯”是个体车辆。在“爱心的士”群的带领下,如今已是“蓝灯闪,绿灯亮,白灯黄灯跟得上”,使滨城流畅出了四彩taxi河。1993年,“蓝灯的士”在全国第一个叫响了“不打计价器乘客可拒付款”口号,被称为渤海湾刮起的“蓝色旋风”。2003年,“蓝灯的士”荣获了第7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称号。“蓝灯的士”曾两度被省、市评为“老百姓喜爱的品牌”,“出行乘‘蓝灯’”,已成为市民的口头禅。大连某医院郭护士长的13岁儿子患了白血病,儿子临终前,断断续续地说:“妈妈,我想坐一坐‘蓝灯的士’,好好看一看大连。”于是,她背起了儿子来到大街上,特地找了一辆“蓝灯的士”。上车后,她对的哥轻声说:“师傅,这孩子快‘走’了,您能不能拉他到中山广场上转一圈?”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病危的孩子,的哥同情地说:“小朋友,你别着急,叔叔今儿慢慢开,让你好好看看咱大连的变化。”于是,他们在中山音乐广场缓缓地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不知转了多长时间,儿子高兴地说:“妈妈,大连的夜晚真美啊!”孩子露出了最后的微笑。料理完后事,她多次来到大汽寻找这位不留名的的哥,可几年过去了,她还在呼唤:“‘蓝灯’师傅,您在哪里?”
大连的士就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欢乐。每当朝霞升起或夕阳西下时,的哥们就提着一玻璃罐茶水,再揣上一包香烟走出了家门,像驾驭着航船一样,穿梭在滨城的大街小巷。北京的哥有“京侃”之称,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总能一一侃来。据说,北京有个的哥拉了一个客人,3个小时的路途,他第1个小时侃国际动态,第2个小时侃国家大事,第3个小时的前半小时侃北京形势,剩下半个小时的前29分钟侃对人生的看法。等到了最后1分钟时,他才客气地说:“您老到地儿了,请按计价器显示数付款吧。”大连的哥虽不善侃,可会看人而“煽”。不论是拉了个女士,还是拉了个先生,即使岁数比他小,他先是甜甜地叫一声“大姐”或“大哥”来套近乎。为了啥?叫声大姐啥都解,喊声大
“爱心的士”成群
本文2014-03-28 10:27:35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