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访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4-03-27浏览:2706下载256次收藏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第一条加以规范和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又进一步以整“四风”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延伸到基层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求全党干部切实做到“四查四看”,做“三严三实”之人。应该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的必然要求。三个“必然要求”道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阶段,按照活动的要求,笔者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学习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相关阐述,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把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践行群众路线重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是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由此可见,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以发动群众作为党实现政治目标的首要条件。苏联共产党“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群众运动实践活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列宁指出:“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劳动群众是永远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的共同‘进步’的。只有在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的条件下,群众才会投入运动,积极参加运动,高度重视运动,发扬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坚定不移的精神,并对伟大事业忠心耿耿。”所以,党的一切活动必须首先以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同时,还要善于“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和启发群众,代表他们的利益,教他们组织起来,使群众的全部活动沿着自觉的阶级政策的道路前进。”列宁从理论上阐述了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及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工作方法,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也同样证明了党只有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血肉联系,鱼水之情,象种子一样,扎根于土壤,党才会有生命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深刻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财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一事无成。”“群众问题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该注意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正是这种鱼水之情,正是这种血肉联系,正是这种种子与土壤的关系,才会有千百万人民群众“送郎参军”,才会有众多的老百姓宁愿丢掉性命,在敌人的枪口下也不愿暴露我们的党员,才会有小车“推出”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在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中,尽管我们党犯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等的错误,但是,人民群众始终坚信,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定会纠正错误,战胜困难,走向光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创业激情。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广大劳动者从温饱走上了小康之路,中国由积弱积贫变成了世界上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信访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