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选讲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栏目:演讲稿发布:2014-03-16浏览:2072下载153次收藏

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活动安排部署,谈点学习认识和体会。讲三个问题:第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二,群众路线对党的极端重要性;第三,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总要求。  

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是这样表述的:“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概括地说,就是这五句话,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两个一切,一来一去”。这个表述是迄今为止我们党对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最权威、最完整的表述。
    如果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个定位和定义的话,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党的历史上,群众路线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下面根据党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四个方面作一简要叙述和介绍。
    (一)群众路线问题的最早提出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创立,在1922年党的文件上就提出了重视群众工作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群众路线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红军创立时期开始孕育和产生的。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10月他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块较为完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时候,根据地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如何处理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的是李立三。他在1928年11月,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使用了这个概念。  

1929年9月,周恩来在负责起草中央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党的历史上称之为“九月来信”)的时候,涉及到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当时,这封信里说道: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做。
    毛泽东十分重视群众工作,他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后,在他的一系列讲话、指示、报告和文章中多次阐述和强调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一系列问题。当时对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内和红军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认识并不统一。而这又直接涉及到了红军的性质,涉及到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涉及到红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毛泽东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和观点。毛泽东强调:“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他说,我们的战术是游击战,“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他认为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他批评了红四军中一些同志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因此,在红军初创的早期,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就这样历史地、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  

(二)群众路线的初步阐述  

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段话是对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党对群众基本领导和工作方式方法进行的总结和概括。虽然在阐述问题的时候,没有提出和强调党的群众观点,但党的群众工作如何去做,如何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已经科学地、十分清晰地阐述清楚了。
    (三)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讲话。他在报告和讲话里都着重阐述和强调了群众路线的问题。这些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集中反映在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不过,在七大的党章的总纲阐述中还没有正式使用党的群众路线的概念。但对党的群众观点、党的领导群众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已经阐述得很清楚。
    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设了一个部分,来论述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他首先明确了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刘少奇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把群众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上予以定位,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问题,把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作了4个方面的系统概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他强调:“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这里,他把群众观点的重要性,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
    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八大在党章的总纲中,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把“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八大的党章并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但没有对群众路线作出定义。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使党不脱离群众。他所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就是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涵。他指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样表述,就用群众路线这个总范畴和总概念,把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都统到一起,使群众路线的内涵更加明确了,内容更加丰富了,表述上也更加完善了。
    (四)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进行了论述,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对群众路线论述的时候,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这就是决议指出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从定义的角度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地高度概括。
    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都对党的群众路线有新的阐发和论述,都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集中反映和体现在十二大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党章修正案,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召开的历届中央全会所作的决定、决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之中。  

二、群众路线对党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党的历史看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历史事实表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停滞、就遭受挫折。回头总结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党的根基,是党的血脉,是党的力量源泉。  

 比如,在解放战争中,我们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胜利,就是最好的例证。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有200多万人,其中用于进攻解放区的有160多万人,他们的装备先进。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是127万人,装备很差,得不到外援。胡宗南等进攻陕北的国民党军有25万人,陕北的人民军队只有2万多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继续留在陕北,随行的部队只有4个连。但是,由于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西北野战军在撤离延安45天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歼敌2万多人。毛泽东等人转战陕北与敌人周旋。敌人成了瞎子、聋子,而我们成了“顺风耳”、“千里眼”。彭德怀当年就很感慨的说过一句话:“人民恩重如山啊!”。邓小平也曾自豪地说: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不是靠别的,正是靠长期的群众工作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曾流传于河北省平山县被老百姓广泛传唱的支前民谣就是这一结论的生动解释。这个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和每一项胜利,都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之所以能够战胜和克服,也都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  

(二)从当前干群关系现状看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整体上是好的,绝大部分党员干部能够较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群众信任支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惟上是从,对群众生活漠不关心,对农民疾苦不闻不问。工作中心偏离,工作主要放在迎接各种检查、验收、考核;群众对干部冷漠,不满情绪较重;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少数党员干部素质不高,独断专横,吃拿卡要,贪污腐化。更有甚者,群众怨声载道。由于积怨愈来愈深,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少数群众请愿上访,冲击党政机关,聚众械斗等恶性事件。据司法部门统计,当前,全国上访案件中70%~80%属于干群关系,7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选讲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