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意见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4-03-13浏览:2173下载289次收藏

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意见

   

  

自2008年以来,我县根据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千名干部进农村、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把党委和政府的温暖送入田间地头、万千农家,不仅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加强,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趟出了一条新时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新路子。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用中央反对“四风”的要求来审视,这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县委近期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专门开展了调研,围绕改进驻村工作方式方法等问题,充分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农民群众对驻村工作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形成进一步改进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意见。  

一、需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原则  

一是群众性原则。干部包村驻村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形式,其本质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坚持群众的利益至上,一切以群众认不认可、欢不欢迎为前提,要多为群众办事,多请群众参与,在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地得以深化和提升。  

二是灵活性原则。干部包村驻村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对象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群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日益多元多样的特点,与此相适应,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具体形式也应灵活多样,唯其如此,才能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三是实效性原则。干部包村驻村目的在于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人民群众最聪明、也最朴实,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切实给群众带来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四是持续性原则。干部包村驻村是一项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赢得民心的基础性工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只有坚持常抓不懈,才能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不断地加深彼此的感情,密切相互的关系。  

二、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驻”与“住”的关系。干部驻村,目的是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方式是以“住”为支点,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要通过“住”村来实现。但在具体实践中,何时“住”,怎样“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这是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群众基本一致的意见。原因是,在同吃上,农忙时吃派饭耽误农民干活,农闲时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走亲访友、有的外出办事等,派饭也很难。驻村干部多是买着吃或自己做着吃,或是吃村干部家饭。在同住上,按规定的120天住村,多数时间无事可做,也没达到。有事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加之交通便利,随叫随到,没必要总住在村里。灵活地处理住村问题,可以使驻村工作和单位业务两不误。在同劳动上,现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水稻育秧和田间管理技术性又很强,驻村干部基本插不上手,只能偶尔帮村民干点零散的下手活。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应一律强求派驻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天数,而应重点看派驻干部到底“沉下去”没有?是否深入农民家中,把党和政府温暖传递到百姓的炕头?是否深入农民的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做到“身子入了心也入”,真正与农民兄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包村驻村工作的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