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材料
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科学内涵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路线是国家、政党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其活动的基本准则。从范围上分,有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上分,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军事路线、外交路线等等。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同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和实现正确领导的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一、 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科学内涵
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四方面:
一是群众路线科学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真正英雄,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同志“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历史唯物论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阐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立于坚实的历史唯物论理论基础之上。
二是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亿万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将各种分散的群众意见转化为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得以检验、修正、充实和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真理。因此,坚持了群众路线,也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施正确的领导。
三是群众路线揭示了党的力量源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信任群众,紧密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我们党93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不竭力量。
四是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脱离了群众,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思路在群众中,办法在群众中,希望在群众中。只要调动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能否正确认识和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甚至是生死存亡。
(一)从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在世界范围内,任何政党在其执政活动中都面临如何处理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执政目标的重要的社会基础问题。历史从正反两面经验证明,凡是政党在执政活动中能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不同方式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就会巩固其执政地位;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群众反对,最终导致执政地位丧失。这是政党执政的一条普遍的、客观性的规律。古人常讲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说的就是这个规律。
中国共产党从93年前几十人组成的小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在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中国执政60多年的大党,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从而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民心。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得无数老百姓不惜牺牲生命全力支援红军,使得我们的军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800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并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92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但是,过往的历史成就并不意味着执政党可以一劳永逸地长期执政。前苏联共产党,一个拥有2000万共产党员的超级大党,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轰然倒塌,丧失执政地位,就是因为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历史教训一再警示,任何政党,一旦丧失民心,都逃脱不了被人民无情抛弃的命运。对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巩固。
(二)从党执政的历史方位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古人讲“辨方位而正则”,意思是说根据方位而确定事物的去向。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讲,只有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确定前进发展的方向。
93年来,我们的党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牢固确立,党的事业的成功推进和重大发展,正是基于党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与之相联系,党的事业的偏差和失误,也与在历史方位问题上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制定了各个时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党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现实国情,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以致发生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严重失误。
经历93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环境条件已与革命年代及以往几十年执政的情况迥然不同。一方面,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属罕见,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全面开放、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新环境、新条件下,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严峻复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识和要求也更加务实和全面。尤其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党在执政实践中逐步积累正面经验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在逐渐累积显现。一些党员干部信念缺失、精神懈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尤其是贪污腐败等不良作风严重。如果任由负面效应的存在、累积,势必会弱化、异化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并最终干扰和削弱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如何不断巩固执政地位,保持持久活力,领导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继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终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一个已经执政60多年,拥有8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而言,是一个重大迫切又无法回避的命题。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历史方位,更加坚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敬畏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筑牢党执政的可靠根基,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然而,在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却表现了与群众工作新特点不相适应的状态: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侵蚀信任、消解共识,最终贻害党群的鱼水之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管仲论》里说过:“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最近几年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地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保障和维护。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指向。对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综上所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胜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我们得到两条经验:一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是否有生命力,关键看是否坚持好群众路线。真正坚持好,就无往而不胜,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就能够实现,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二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说到底,最根本的是,要真正懂得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三、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这一总要求,形象生动,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对于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切实转变作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总要求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照镜子”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正衣冠”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洗洗澡”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治治病”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只有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修正形象,有力清除身体上、思想上、作风上的“污垢”,从而药到病除,轻装前行。
1、“照镜子”:正视自我、发现问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照镜子”,主要是要照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典型之镜,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问问自己究竟群众观念有没有、能力够不够、作风正不正、工作实不实、为官清不清,知不足然后奋进。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要么懒得照镜子,只图安于现状;要么忌讳照镜子,明知有错也不改;要么是“化妆”之后照,照不到“真容”;要么是做做样子,敷衍了事,不联系实际,照不到问题;要么是照哈哈镜,只见长处,不见短处,更不敢触及痛处。这样的照镜子,起不到作用,达不到目的。只有瞪大眼睛往“实”处照、往“深”处照、往“小”处照,才能纤毫毕现、照出问题,才能修身正己、警钟长鸣。
2、“正衣冠”:改正谬误、修正形象
“正衣冠”,主要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看一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章的要求,是否符合群众的期盼,经常性地正一正党性修养这顶“帽子”,正一正党员义务这条“领带”,紧一紧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这根“弦”。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正衣冠”既不是穿名牌服装、戴高档手表、坐豪华轿车,也不是抖威风搞特殊,高高在上,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更不是像庙里的泥塑那样,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无用。只有严守党的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行为,规范言谈,才能树立和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3、“洗洗澡”:去污除菌、身心洁净
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这个“洁”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思想和作风的一尘不染、干净整洁。要达到这个目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洁身自好,多给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洗洗澡”,增强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干干净净做一只,清清白白做人。只有坚持整风精神开展批评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才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4、“治治病”:根除毒瘤、轻装前行
有病必须下狠心、出狠手,绝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就会从疾在腠理变成病入膏肓、酿成大祸。身体生病了,要吃药打针;思想和作风生病了,更要抓紧根治。“治治病”,主要是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制止和纠正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只求生活舒适安逸,嘴馋胃大、嗜吃贪杯,得了“享乐病”;有的吃“特权饭”、住“特权房”、坐“特权车”,得了“特权病”;有的甚至为一己私利,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得了“腐败病”。这些病,轻则害人害己,重则误党误国,必须有病早治,无病预防,防微杜渐。千万不要受私心杂念摆布,执迷不悟,讳疾忌医,小病变成大病,最终无可救药,悔之晚矣。只有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宁断一指也不伤九指的智慧,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病症”,找准“病灶”,综合施治,真正把作风改好。
5、“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教育,贵在实践。“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四位一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材料
本文2014-03-09 17:09:20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843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