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课教案
村党支部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课教案
群众路线与中国梦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与时代要求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伴随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群众路线也走过了一条清晰的理论与实践的演绎发展过程,“为民务实清廉”正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
1、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三个结构性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即党的领导;二是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三是领导方法与路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党的领导过程中,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是领导方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方法反过来又检验群众观点。在这个三位一体的理论结构中,党与群众的关系无疑处于其逻辑基点。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工人阶级的解放一定要由工人阶级自己来完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即申言要走群众路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过程中着力践行这一政治主张。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并不断依据社会现实的变化,在内容、方法和话语表达上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1921年建党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科学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 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论述了群众路线所包含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他还形象地把方法问题看作过河的桥或船,“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论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认为,改革的根本动因是“人民的要求”,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中国共产党宣布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话语表达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清晰地表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也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话语形式和内容在不断调整和创新,但其基本逻辑从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始终都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利益诉求日益分化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在增加,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在增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为民、务实、清廉”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目标定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才能真心诚意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样,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进一步牢固,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就会更加深厚,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就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前苏共丧权现象说明,党如果脱离了它所代表的民众,它就不再具有“为民”性质了,最终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确立“为民”的目标定位,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务实”是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优良作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而言,“求真”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认识事务的本质,把握事务的规律;“务实”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要把“求真”得到的理论、方针、政策贯彻于实践,取得现实成效。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党员干部“唯上”不“唯下”,对媒体不对群众,导致形式主义蔓延,只要上面喜欢,哪怕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形式主义也要去干,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的时间,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如何“务实”?毛泽东同志
村党支部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课教案
本文2014-03-09 08:57:16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841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