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工作务虚会发言
关于审计工作如何适应形式发展需求,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的一点思考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综合监督部门,在当前形势下,应深刻审视审计工作所处的环境,充分认清审计工作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全面履行审计监督的法定职责,加速审计工作的转型、实现审计工作的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理清审计工作理念
审计工作应该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审计理念,建立与审计相适应的审计理念、建立与新形式、新任务相适应的审计理念。
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是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字工作思路,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先进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组织管理和工作方式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和生命力所在。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关乎审计形象、决定审计地位、影响审计环境。我们必须以地方政府对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审计工作思路,谋划审计工作重点,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审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选准审计项目,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审计,从改革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探究成因,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大局中体现审计工作的自身价值。
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的理念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都要严格履行《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确定审计定位,履行审计监督权利。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坚决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要按照法律规范来处理审计机关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按照法律规定规范审计程序,办理审计事项,处理审计案件。
牢固树立文明审计理念
文明审计是对审计机关提出的一个新标准,新要求,它关系到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是否有全局观念,是否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要改变审计部门客观上处于监督地位,难免有一种优越感。要正确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要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实现审计行为的文明;在工作方式上,加强沟通联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提倡尊重与公平,构建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关系,实现审计环境的文明;在审计的目标上,以服务大局、提升能力为目标,推行审计公平,实现审计结果的文明。
二、进一步理清审计工作思路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府审计已不再局限于对国有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而已经在政府管理、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政府问责制、为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考核、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推动政府的公开透明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为此我们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阶段对国家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自觉地在审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上
市审计工作务虚会发言
本文2014-02-26 17:49:05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7496.html